分类:读书

  • 不变与万变:读历史的人比较容易宏观

    不变与万变:读历史的人比较容易宏观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读学者型的作者出版的书籍大致有两类“普遍的”感受:一类感受近似于我此前读李强的《当代中国社分层》,偏向“专著”读起来有“门槛”,有些我个人原有知识体系范围之外的“统计学”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难以找到一个恰当 ...

    阅读全文

  • 追星星的孩子:隐蔽的角落仍有爱的光芒

    追星星的孩子:隐蔽的角落仍有爱的光芒

    文图 / 左叔 读完英国作家昂加利·Q·劳夫的《追星星的孩子》,我便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愿望,期待终有一日它能翻拍成电影。 为什么不是电视剧集或者舞台剧的形式?可能是站在目前整个故事的文字体量、“冒险式”的故事主题、场次调度以及角色关系等因素的 ...

    阅读全文

  • 认知觉醒:复盘失败很有必要,复盘成功同样也是

    认知觉醒:复盘失败很有必要,复盘成功同样也是

    文图 / 左叔 读这本书《认知觉醒》,有一种很特别的体验,那是读着读着就会觉得,作者周岭提到的某些“方法论”,自已不是在以往的工作学习之中曾经试过的,就是眼下阅读、写作时正在采取的“工具”。我以为这些方法,只是我自已在多年的实践之中摸索出来 ...

    阅读全文

  • 生命的燃点:书写伟大作品最深层的动力源

    生命的燃点:书写伟大作品最深层的动力源

    文图 / 左叔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对于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回答“知识竞赛”题目时,能够在一众的选项之中,排除掉其他“明显不对”的“干扰项”,指出这位创作者“经典作品”“独特理论”正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可是, ...

    阅读全文

  • 时间之舞:将人生起落合理化的成分

    时间之舞:将人生起落合理化的成分

    文图 / 左叔 普利策文学奖获奖作家安·泰勒的这本《时间之舞》挺有意思的,她的这本书只撷取了一个女人一生中的四个片断,1967、1977、1997、2017这四个年份的剖面,也就是故事里面的主人公薇拉的10岁、20岁、40岁、60岁。至于这 ...

    阅读全文

  • 比句点更悲伤:将每一天过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比句点更悲伤:将每一天过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文图 / 左叔 华人文化多半还是敬畏生死的,这大概也是我们鲜少能够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到有把“做白事的”拿出来的说事的原因。上一本有印象的作品,是有些“天津贫嘴风”的《白事会》,虽是生死事,但下笔却是黑色幽默的调侃,总让我觉得现实生活未必如 ...

    阅读全文

  • 明智的孩子:王冠又旧又破,金漆都快掉光

    明智的孩子:王冠又旧又破,金漆都快掉光

    读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这一本《明智的孩子》,脑海里常常会回忆起很久以前,借用诗人戴望舒的《我的记忆》做的广播节目片头。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 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 它生存在破 ...

    阅读全文

  • 心:人生在世需要自洽的信条

    心:人生在世需要自洽的信条

    世间万物,始于心,终于心。 文图 / 左叔 读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的这一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期间,我去参加了一场线下的读书会。读书会当晚推荐了另一本与“人生哲学”相关的书籍。在谈及感受的时候,我举了稻盛和夫先生这本书当中的一些例子 ...

    阅读全文

  • 迷案重现:唯有爱才能冲破抵御这一切

    迷案重现:唯有爱才能冲破抵御这一切

    文图 / 左叔 我其实是不大读悬疑类的作品的,尤其是悬疑类的纪实作品。我一直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总是认为有些悬疑是“人为制造”的。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为了写作的“生动”,故意在相关信息的“释放”的顺序上做一些调整,从而“制造”出悬疑的效 ...

    阅读全文

  • 没有的生活:抵过日日消磨不负此生所爱

    没有的生活:抵过日日消磨不负此生所爱

    文图 / 左叔 读对岸作家言叔夏天的这本《没有的生活》,我总体感觉与写推荐序的韩丽珠近似,有着一种“之间的风景”,“在小说与散文之间,在现实和虚构之间,在亲密和疏离之间……”除此之外,我还能读到朱天文或者朱天心这些对岸的作家,在她写作里“穿 ...

    阅读全文

  • 生死课:无法触及至深的脆弱之处

    生死课:无法触及至深的脆弱之处

    文图 / 左叔 很多仓促间发生的事情,要等到情绪真正平复了之后,才有能力组织语言将它说出来,而在发生的那个当下,人是木然的,迟钝的,也许能够感受到千头万绪,却没 有办法从起伏巨大的情绪里面挣脱出来,能够平静地谈感受、谈收获。读袁凌这本《生死 ...

    阅读全文

  • 自然笔记:推开“旋转门”再认识自己一次

    自然笔记:推开“旋转门”再认识自己一次

    文图 / 左叔 九月中旬,收到这本《自然笔记》时,天还蛮热的。傍晚下了班之后,出门遛狗走上一大圈再转回来,天色还没有黑透,走动一大圈,回来的时候,脖颈处仍旧有点汗涔涔的。路过小区门口的快递柜顺道取了包裹,其中就有这本书,书封有些“芜杂”,但 ...

    阅读全文

  • 狂想代理人:谁没有码过几篇原本没打算卖钱的文章

    狂想代理人:谁没有码过几篇原本没打算卖钱的文章

    文图 / 左叔 读高铭的《狂想代理人》第一感受是“爽”,这种“爽”不是读者读起来的的“爽”,而是同样身为写作者羡慕的、肆意写作上的“爽”,似乎有一个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阔且没有无界的“自由”让高铭给捡着了,那是一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

    阅读全文

  •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大象无形”与“盲人摸象”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大象无形”与“盲人摸象”

    文图 / 左叔 很久没有读过如此扎实的书了。前前后后花了两周的时间,记了有30多页的笔记,但是等到我想要沉淀下来写些什么的时候,才会更为强烈地意识到,这本书的“体量”已经超出了我的阅读能力之外,我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来整理一下自己的收获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