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节目

网络广播,来自我心,NJ,节目,主持人

  • 过去谈异地恋费纸,现在比较费电

    过去谈异地恋费纸,现在比较费电

    - 文 / 左叔 都说谈异地恋,比较费电。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就靠书信往来,有了电话之后,要经常煲电话粥的,一边充电一边打电话,一直要打到手机发烫才肯松手。 其实讲来讲去,也就是那么几句“轴话”,可是两个见不着面的人就是要这么腻着。后来有了网络,有了视频聊天,挑灯夜聊熬夜,换了一个方式“费电”。谈恋爱谈恋爱,字面意思也是件“讲话”的活儿。 恋爱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改变也是蛮大的 ...

    阅读全文

  • 完美婚姻:充满了看似荒唐的隐喻

    完美婚姻:充满了看似荒唐的隐喻

    - 文图 / 左叔 读美国作家米歇尔·里奇曼的小说《完美婚姻》时,脑海里闪过汪曾祺在他关于文论的书作中,常常提到他的恩师沈从文在引导学生创作人物时,经常说到一个“原则”那就是“要贴着人物写”,觉得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就算隔了不同时代,大洋彼岸的米歇尔·里奇曼也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样的表述方式。 在婚姻为主题的小说里,以男主人公作为第一视角其实是有困难的,因为婚姻生活常 ...

    阅读全文

  • 潮流改向,你要想办法浮在波浪上

    潮流改向,你要想办法浮在波浪上

    - 文 / 左叔 演艺竞技类节目《演员请就位》一直以来都在展现影视行业的“残酷面”上不遗余力,也成就了很多热门话题,进而引发更为深入的“破圈”思考。比如,在情势大起大落中,人该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找准前进的方向? 新一季的《演员请就位》,在演员刚进场“一脸懵”的状态时,就设置了“业内评级”,请圈内的经纪人、制作人将演员分成“三六九等”。结果就是,拥有资源流量、一炮而红的新 ...

    阅读全文

  • 万事确实开头难,有些想要结束也难

    万事确实开头难,有些想要结束也难

    - 文 / 左叔 《乘风破浪的姐姐》有一档“深度人物访谈”类的节目叫《定义》,采访嘉宾(可能是因为没有主持人证的关系)是某知名纸媒的主笔易立竞。 她的访谈节目最大的“看点”是现场氛围的尴尬,常常因为问题过于尖锐,而陷入可怕的沉默。这个时候镜头会不断地 zoom in,去捕捉被采访对象内心波澜、表面强作镇定的微表情。 这位女记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犀利,多看几期就能感受到她的“ ...

    阅读全文

  • 谋生之难,难在脸色要看饭还要吃

    谋生之难,难在脸色要看饭还要吃

    - 文 / 左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难平等,除了爱之外,即便是看似公平的买卖关系之中,也是供求矛盾。买方市场或者卖方市场,就是两者不均衡的集中体现。 当然,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难以平等最直观的感受,多半来自于一种叫“甲方”的生物。 网络上,关于这类生物有非常多的经典段子,最为典型的就是前前后后改了无数稿,最终拍板却回到了第一稿。心中,无数头神兽奔驰在苍茫戈壁。那些 ...

    阅读全文

  • 命运不在人身上,而在人四周

    命运不在人身上,而在人四周

    - 文 / 左叔 刚刚度过“成团夜”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节目,“争议”的主要来源是节目策划方在一开始寄予它,亦或者是身为观众的我们想要赋予它太多需要承载的价值和意义了。 比如女性的独立与自我,比如社会的不公与平等。然而,它终究只是一个“竞技类”的综艺真人秀节目,无法承载那么多“社会教化”的功能。 成不成团,对于已经出道多年的姐姐们而言,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 ...

    阅读全文

  • 最糟糕的事不是一个人孤独终老

    最糟糕的事不是一个人孤独终老

    - 文 / 左叔 身为社会动物,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孤独感作斗争,虽然此类“斗争”我们常常无法明确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它但始终暗伏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之中。 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感觉就好像身陷在黑暗的海上,没有罗盘、没有导航,你需要时时刻刻参照身边的同行者,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节奏。 每个人本质上都是盲目的,却也能在互为参照中,摸索着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身边的参照本质上构成了一 ...

    阅读全文

  • 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欲望

    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欲望

    - 文 / 左叔 人很难不被人误解,甚至还包括自己。被人泼脏水泼多了,连自己都将信将疑起来。因为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之中,看见了那些不便解释的地方,常规逻辑上说不通的地方。有些地方不泼脏水,还真是圆不了场。 凡事有因有果。然而,人多半只是对自己亲历的事情讲“先有因,后有果”,对于别人的事情,则恰好是反过来的,“先看见果”,再反过来去猜测那个“因”,这个猜测的过程必定是带着道德评 ...

    阅读全文

  • 完美并非锦上添花,而是再无可失

    完美并非锦上添花,而是再无可失

    - 文 / 左叔 有点年纪之后,对于100%之类“绝对”的事情始终怀抱着某种戒心,一方面是觉得“纯粹”二字不易得,另一方面是经验告诉我们,所有的“表述”都含有一定的“水分”,而大部分的“水分”仅代表着某种美好的“期待”,那些希望达到的“目标”被不客气地讲成了已经实现的“成果”。 读文件、看新闻的时候,总是企图找到那些含有“绝对”表述的“表层文本”下面覆盖和隐匿的“真相”,思 ...

    阅读全文

  • 各自粉饰的外表下都有黑暗的深渊

    各自粉饰的外表下都有黑暗的深渊

    - 文 / 左叔 & 读 / Frankness 看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到底做了些什么。有些人还是蛮擅于逞口舌之勇的,会有自圆其说的一套,可是一旦落实到行动上,就会见到真章,就会不攻自破。 当然也有一些爱“吹牛皮”的人并不那么令人讨厌,他们靠着自己的“发愿”,最终将一些“牛皮”吹成了真的,令人钦佩。而我们所钦佩的,自然不是“牛皮”本身, ...

    阅读全文

  • 没有彻底击垮你的,也是成全

    没有彻底击垮你的,也是成全

    - 文 / 左叔 & 读 / Frankness 爱情的收获,不仅仅有两情相悦,满心欢喜,还有洞悉人性、了解自己。一段关系,本质上也是一面镜子,不仅会让我们看清对方,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那些在其他关系中隐匿得比较深的一面。 不经历这样的过程,我们可能并不会太深入地了解自己在一段关系之中的依赖、脆弱、纠结、悔恨、自私、冷酷等一系列相对负面的人性,同样也不太可能拥有跳脱这 ...

    阅读全文

  • 活成“鸡汤”的,未必够“纯”

    活成“鸡汤”的,未必够“纯”

    - 文 / 左叔 & 读 / Frankness 这几年,我们对“鸡汤”越来越怀抱戒心,觉得大道理人人会讲,未必人人爱听。即便是听完之后,道理都懂了,可不还是照样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对于将自己的人生活成”鸡汤“的那些人,我们依然充满敬意。觉得人世间,最难能可贵的事情是自律、坚持和努力。那种为自己热爱的事情拼尽全力的热血,想想都觉得有点难以自持的“沸腾”。 《奇葩说 ...

    阅读全文

  • 无惧年少冲动,多去给人生做加法

    无惧年少冲动,多去给人生做加法

    - 文 / 左叔 钱钟书先生说,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把创作的冲动误以为是创作的才华;总是把对孤独的恐惧误以为是对爱情的向往。 我猜想钱先生说这句话,是为了提醒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不要盲目,然而这句话的背后,应该也有一些深义同样也是在提醒年轻人不要妄自菲薄。 我对钱先生这句话的前半句,一直有一个相关的认知,概括起来就一句话:没有人天生就会,很多事情都是后天习得的。 从未接触过的事 ...

    阅读全文

  • 人间走一趟,不想白白地活过

    人间走一趟,不想白白地活过

    - 文 / 左叔 怎样的人生,才能算得上没有白白来到人间走一趟呢?这个问题理论上应该没有标准答案。 这个世界的丰富精彩,正是在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活法”;在于“是非”问题面前,还有辽阔的“中间地带”,还有各式各样不同的可能性;在于对“和而不同”理想状态的期待,彼此既尊重各自的立场,又坚定自己的方向。 别人眼中的“虚掷光阴”,不能用来否定自己投入某事的巨大精力和热情; ...

    阅读全文

  • 人生确实没有应该但有遗憾

    人生确实没有应该但有遗憾

    - 自从有了“乘风破浪”这个概念之后,衍生出一系列诸如“披荆斩棘”等等新概念,催逼着“前浪”变“后浪”的话题与讨论。 一时间,“人生到时候什么做什么事情”变成了需要“革新”的旧观念,“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既励志、又鸡血,符合“天天向上”的“主流思想”。可是,这世道也总不能逮着一拨“韭菜”下手吧。 无奈真正的“后浪”处于“戳不动”的状态,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让他们“ ...

    阅读全文

  • 烟花易冷,余烬才是人生真相

    烟花易冷,余烬才是人生真相

    - 文坛泰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了一句: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 这句话后来一直被人引用,抄来抄去抄久了,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聪明的,以此做一些类比,但总让人觉得欠些火候;不聪明的直接上来换掉一两个名词,一眼便能看穿是脱胎于原句的。 来得快的感情,多半去的也快。这个世代,还是有人会相信“一见钟情”,虽然有时候是手机APP底层的 ...

    阅读全文

  • 你的悲喜不必时时写在脸上

    你的悲喜不必时时写在脸上

    - 祖师奶奶张爱玲在《十八春》里有这样一句话:太剧烈的快乐与太剧烈的悲哀是有共同点的:一样需要远离人群。纵观她传奇的一生,尤其是晚年隐居海外以及孤独离世的方式,大概也是应验了她留在书中的这句话吧。 年少时,悲喜常常藏不住,直接写在脸上,外人看你有稚嫩的可爱;到了中年,悲喜若还是时不时地挂在脸上,外人看你便会觉得幼稚,不够沉稳;可是一旦过了这个年纪,悲喜若是还能“耿直”地出现 ...

    阅读全文

  • 就算无尽的星辰令我迷茫

    就算无尽的星辰令我迷茫

    - 人是极容易在浮名中迷失的,浅薄的获得感常常让人忘记为什么要去做这些事情,是基于热爱,还是基于糊口,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在人的性格塑造过程之中,我们一直被“正向激励机制”所左右,从“小红花”和“棒棒糖”开始,我们被“驯服”成“听话”的那些,而浮名大概就是成人世界的“小红花”和“棒棒糖”吧,调教不听话的,效果堪比“摸摸头”。 人一旦陷入浮名,容易看不清自身处境,且不太可能被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