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虚构Ⅱ:以城市为主题串联起来的奇迹

[英] 约翰·萨瑟兰 著 / 杜菁菁 译 / 伟大的虚构Ⅱ:重回73部文学经典诞生之地 /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未读 / 试读购买 / 电子书资源库

文图 / 左叔

这本以“重回73部文学经典诞生之地”为主题的书开列了一份“堪称经典”的“书单”,不过我读过的并不多,即便是其中唯一的一本中文作品,阎连科的《炸裂志》,我也没有读过。

不过,看看目录,还是有很多你应该读过的那些常常出现的各式各样书单之中的“经典”。比如三岛由纪夫的《骚潮》,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

我猜 ,这本书的编撰目的,不是要来挑战各位读者的阅读量的,而是以一个特别的“场景”串联线,来串联起这些经典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一个创作者、文学作品与它深深扎根的“成长之地”之间的关系。

几乎每一位创作者在创作之初都无法回避他与自己成长的关系,落笔之初总有生活的印迹和影子。而这些生活的印迹和影子里便包括“文学经典诞生之地”——城市。在这些经典作品里,城市已经不完全是故事的舞台,是堆放情节的容器,更是一个故事之所以成立,一个写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欲望的源头。

[hermit autoplay="false" mode="auto" preload="auto" ]netease_songlist#:1828102809[/hermit]

-

将故事还原到彼时彼地的场景中,将写作者还原到彼时彼地的城市里,那些千丝万缕的联系便慢慢的清晰起来。在资本横行、机会遍地的时代,你会发现美国纽约和长岛也在飞速生长,在其中横冲直撞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他的创作者菲次杰拉德同样也在这个飞速扩张的时代中若有所失。

城市是包容一切的,同时也是禁锢。读历史时,常会听到一个概念“历史局限性”,一个人纵使有惊人的“先智”但也会受限于他所身处的“时代”,所谓的开拓创新有再大的能量、再多的突破,也受限于这个基础,无法获得再大的突破。写作者、文学作品与城市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透过这本书更容易看得真切一些。

当然这本书给予我的启发还远不止这些。这些年,我拉拉杂杂地读了一些书,也写了一些阅读后的感受。因为阅读的范围比较宽泛,所以最终成稿的这些文字也比较杂乱。其实是有些想将这些文字整理出来的 ,但却发现它们很难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线索或概念,能够让这些散乱的文字有“纲举目张”的效果。

这本书比较接近我的“理想状态”,本质上它就是一个以“城市”为主线辑成集子的“书评”,这个串联线使得跨越地球各个大洲、各个文明、各个时代的作品因为“城市”这个概念而有了相对明确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作为创作的动力源也有值得探讨的价值。之前,我也曾读过以某个时代某个地域女性作家的作品为主题的“书评”书,但显然这一本的视野更为开阔一些,这样的模式还是比较适合拿来“活学活用”的。

每一部经典,都天时地利的奇迹。这本书也是个奇迹,以城市为主题串联起来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