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精神生活:你是如何确定地知道你所知道的是确定的?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陆陆续续读了德国护林员出身的自然主义作家彼得·渥雷本的一些书籍,也打开了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一些认知的边界,尤其是那些一直以来极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不常出现的我们生活周遭的动植物。 这些我们以为无情、无感、无知的动植物,甚 ...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陆陆续续读了德国护林员出身的自然主义作家彼得·渥雷本的一些书籍,也打开了自己关于自然环境的一些认知的边界,尤其是那些一直以来极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不常出现的我们生活周遭的动植物。 这些我们以为无情、无感、无知的动植物,甚 ...
文图 / 左叔 挺可乐的一本书,虽然做成精装的、也挺厚的,但基本上一个下午就能翻完,读起来完全没啥压力,比较适合已婚已育,已经被工作生活折磨到一看就到有“字儿”的纸,就想睡觉的各位。 其实我挺佩服“郊县天王老田”骨子里“京片子”式的幽默感, ...
文图 / 左叔 这本书的作者阿诺德·范德拉尔是阿姆斯特丹洛特瓦特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专攻腹腔镜手术。与很多弃医从文的写作者不太一样,范德拉尔似乎一直都不曾远离自己的医疗岗位,而写作这件事情之于他的意义,可能透过这本书能够感知到一些。 我对外 ...
任何不能在床上做的事,根本不值得去做。——格劳乔·马克斯(喜剧演员) 文 / 左叔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单纯地看着封面“顾名思义”猜想这样一个“险峻”的选题要如何写才撑满一本书。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虑了。两位历史考古学家几乎以“掘地 ...
我大概是十年前养成了每天记工作日志的习惯,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在职场中“背锅”。比如前几天就有一件事情,让我感慨随手“记一笔”还蛮重要的。 两年前,我因为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就将某项工作要用的U盾移交给了其他人。最近,这项工作又要重启,所有人都 ...
文图 / 左叔 水彩插画师人五的这一本《人间草木深》文字不多,即便是全部摘录在笔记本上,大概也记不满10页纸。 所以,对于一些以匆忙为借口的潜在阅读者而言,多半也不太好意思,拿没有时间读或看不进去一堆的字为由来拒绝。 “轻”成了我们这个世代 ...
在豆瓣上关于林陌很久了,他的账号叫“傻冒叔”,我猜是他也许有个英文名字叫Sam,然后“强译”一下。印象中,之前应该还有用过其他ID,但努力回想也想不出来线索。最早关注他的动因,大概是因为他拍的一辑杭州的照片,不记得是林隐寺还是龙坞茶村。同样 ...
文图 / 左叔 《喜欢就买单》对于我而言,是一本被推荐序吊足了胃口的书。 不知是何方神圣的曹寇,推荐序写得很“深刻”。 他分析了“中产阶层”这个群体身上自带的“悲剧色彩”,表面上可能会被视为“成功人士”“民间力量”“体面的代言人”,但真实状 ...
文图 / 左叔 作为一个文科生,不想回忆高中物理,因为过于相关的回忆过于惨痛了一些。在面临分班选择的时候,虽然我的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部分的成绩还可以,但是老师还是想都没有想就推荐我去了文科班。此后,我便与物理彻底地“绝缘”了。 读由中科院 ...
文图 / 左叔 据译介者焦君怡在《译后记》中所言,法国90后文坛新人伊内丝·巴亚尔的这一本《隐痛》,法文的原标题直译过来叫《下体之痛》,为了避免“下体”这个字眼,给人不必要的低俗联想,这本书在译介为他国语言文字时,各国译介者都不约而同地采用 ...
文图 / 左叔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的书名是在内涵谁。什么叫《聪明的老板不苛责摸鱼的人》?是在说苛责的老板不够聪明?还是在说摸鱼的摸得不够认真? 总觉得这句话,从“道义”上看,好像哪里不对,但又能在“现实”里,找得到“啪啪打脸”的实证。 不过, ...
文图 / 左叔 读澳大利亚作家莉安·莫里亚蒂的小说《大小谎言》,第一感觉就是太适合改编成剧作了。 故事的开篇就是“死了一个人”的谋杀悬疑,然后每个小的章回都有正在行进的情节与侦破案件谈话的场景切换,特别有“美剧”紧凑的张力。 在豆 ...
文图 / 左叔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北海道这个热门旅行目的地的旅行书,它包罗万象,几乎能够想到的与旅行相关的内容,都是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总有一个部分能够击中你的兴趣点,特别像一本可以轻松翻翻的旅行杂志。 这本书的配图很好看,当然首先要归功于北 ...
文图 / 左叔 未读之前,料想这本《我与鲁迅》是一本“撕标签”的书。 和很多人一样,上次读鲁迅的大作还是学生时代。一篇又一篇,没完没了,背课文背到脑仁疼,大概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共同的印象。虽然,后来我也劝人要多让孩子背背课文,尤其是那些经典 ...
文图 / 左叔 我囤了很多诗集,但绝大部分并不是自己掏钱买的,这大概就诗歌如今尴尬的地方。 它们其中很大一部分我历年参加类似“春分诗会”这样的朗诵活动,陆陆续续收集到的“赠品”;还有一些是某个朋友的朋友,有事相托约见面的时候作为“伴手礼”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