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人生海海,终要浮出水面换口气

文图 / 左叔 与世间万象穿心而过、人间百态不沾尘埃,落笔处总有一丝悲悯不太一样。邓在欢的这一本《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从始至终都有极为强烈的“撕裂感”。 此前,我也读过袁凌的《寂静的孩子》。那是“调查记者”般的旁观者视角,有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但从始至终都是“局外人”。读者跟随这样的视角走进一个个的故事里,就像去体验生活的演员一样,只要不想“入戏太深”,随时都有办法抽身出来 ...
悦读:在纸质书籍日渐淡出的年代,阅读的乐趣依旧无可取代
文图 / 左叔 与世间万象穿心而过、人间百态不沾尘埃,落笔处总有一丝悲悯不太一样。邓在欢的这一本《驻马店伤心故事集》,从始至终都有极为强烈的“撕裂感”。 此前,我也读过袁凌的《寂静的孩子》。那是“调查记者”般的旁观者视角,有人文关怀的脉脉温情,但从始至终都是“局外人”。读者跟随这样的视角走进一个个的故事里,就像去体验生活的演员一样,只要不想“入戏太深”,随时都有办法抽身出来 ...
文图 / 左叔 赵世瑜先生的这一本书《猛将还乡》是偏向学术研究的,也是扎根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一本专论。如果只是单纯地怀抱着翻一翻的心态来面对这本书,总觉得有点过于浪费了他为了这本书所付出的种种心力了。 然而,若是以市场化、轻阅读的视角来审视它,又会觉得在如今的世代,在狭窄的空域里,会有多少读者,能够攥紧线头,一路畅读到底呢?会不会在大量文献引用、诸多田 ...
文图 / 左叔 没读过蔡崇达更为惹人瞩目的作品《皮囊》,但总觉得他是创作领域的“老手”。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先入为主”,也许是很多实体书店的“摆台”以及电商平台畅销排行榜“霸榜”的结果吧。盛名之下,常常会有两极化的走向,调高了读者的期待值,可能也模糊了一些事实。 比如说,也是在读完这本《命运》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这本才是他的首本长篇小说。心底一直蹦跶出来几个字:怎么会?! ...
文图 / 左叔 葛亮在《梨与枣》这本书中的某一篇(《可观一羽,同沽一味》)里,探讨了创作者面对小说和散文里的心态,提及了散文的“实与纯朴”。于是,集辑成册的这一本“读后感”,《梨与枣》与他此前诸多小说创作,应有本质上的不同。 差不多吧,每个创作者几乎都有两副笔墨,一副笔墨更为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是出世的;另一副笔墨多多少少与生计有关,是现实的,有时候甚至是功利的。我常常用“ ...
文图 / 左叔 虽然眼下纸媒时代已经“呼啸而过”,但总有一些残存的“时代拖影”,三不五时地借助新的“酒瓶子”,勾起对旧时光的回忆,或是微醺的,或是回甘的,或是怀念与厌弃各掺一半的。 网易旗下的“人间有味”专栏,以及衍生出来的诸如“人间theLivings”公众号等“产品”,包括这一本我刚刚读完的《味蕾深处是故乡⁰²》,便是如此的东西。它们在“小屏时代”坚守着,只有在纸质阅读 ...
文图 / 左叔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是以“北地”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却常常都会给我一种近似看电影《观音山》那般的混漉漉的“草莽感”。 也许是女性视角的关系,又低伏在琐碎的生活之中,就会常常有那种“泛黄的空镜头”,对准了渍痕斑斑的壁纸、经年累月的书信、破旧的粉盒、燃烧的烟卷,不急不徐地慢慢摇移……那些不动声色的静物之中,蕴藏着某 ...
文图 / 左叔 读许纪霖先生的这一本《脉动中国》一直给我一种“打通了”的感觉。具体一点的说,就是原先散落在各处的“知识点”,忽然就被一根叫作“文化”的脉络,给“串联”了起来,那些与宗教、信仰、学术、历史、政治、人文、技术等诸多要素纠缠在一道的、如浮尘一般,近乎混沌的东西,忽然就有了“各归各处”的秩序感。这对于有“整理控”偏执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我想这大概也就是 ...
文图 / 左叔 读完书,我都会习惯性地翻一翻书的前后,看看有没有可能收录一些创作者的“甘苦谈”。卢一萍这一本《名叫月光的骏马》的最后,恰好就有,而且是以那种近似“采访笔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种“套好招”的“对话”,虽然还保留着“对话”的形式,但显然无法抹去“深思”后的痕迹。 面对抛出的问题,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最为“本真”的,里面有没有“慌不择路”的成分,还是经历过“沉淀思 ...
文图 / 左叔 虽然我的故乡扬州,与大海的直线距离不过百十公里,但我人生中第一次看见真正的海,却是在浙江。童年的暑假,我有好几年都是位于在浙江嘉兴平湖的陈山原油码头度过的。码头的生活区,建在两座小山的小山岆里,坐在公寓的阳台上,就能看到阳光之下,蓝得深浅不一的东海。目光所极之处,海水似乎跟天空一般澄澈。 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以至于成年后出社会工作,“流落”在连云 ...
文图 / 左叔 春节前就读完刘传铭先生的这一本《又见繁华:苏州传》了,因为假期“放汤”的关系,连带#日签#一起“断更”的,还有被“中止”的阅读计划。本来过完假期就要捡起来的,又因为过完年之后,买了一个男人的“大玩具”,每天都是怀揣着新鲜感去探索它的新功能,了解它的一些用途,“断更”“中止”就变成无休止的状态了。 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停摆”,自然而然会有焦虑情绪蔓延开来,今天 ...
文图 / 左叔 可能是因为中国没有参与到“火车铁道”的上半赛程的关系,所以我总觉得这本书多少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本《火车铁道:资本、能源与改变世界的运输革命》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在介绍“火车铁道”在创始之初的艰难探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飞速发展带给政治、经济、人文等个人领域的广泛影响,以及战后在西方世界机动车流滚车轮之侧不可避免地陷入衰退的整个发展历程。而中国高铁站在 ...
左叔 读书 2023-01-10 250 0 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公共交通北京燕山出版社未读李亚迪火车能源英国里程碑文库铁路
虽说封面上写标明了“政治归政治,历史归历史”,但是这本书的主题却是极难将这两件因素完全撇清的。也许,后世的人能够以更为超然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主题,但身处其中的,贴满各式各样的身份标签的人,想要不站任何立场其实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出生于台湾南部,求学阶段接受过殖民教育,尽管他在努力克制自己的表达,企图以不偏不倚的表达来介绍这个充斥着冲突议题的岛屿,但仍然还是会暴露出他所持有的倾 ...
文图 / 左叔 500多页的长篇小说,原本以为元旦假期前是读不完的。后来因为身边的同事陆陆续续“放羊”,原本年底如链条履带一般不能脱节的工作骤然停了下来,除了需要一个人应付有明确截期的工作,又帮忙处理一些其他部门脱了缰的急事之外,但凡有些能够见缝插针的地方,我便打开这本《燕食记》“放放汤”。 大概也是要感谢这集体“放羊”的状况,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能在每日“苟住”以及“幻 ...
文图 / 左叔 2016年前后,因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二十四节气在公众传播领域一度成为“显学”,此前我也曾读过三联生活周刊苗炜编撰的与之相关的书籍。与之相关的书籍,多半都有人文关怀的基调,企图将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之中的都市人送还回山野田园生活,在空调恒温之外感受四季的冷暖,在惯常麻木之中体察时序的变化。 可能正是因为密集传播塑造的形象,再加上我们个人成长中的经 ...
文图 / 左叔 我的老家是江苏扬州下面的一个县级市——高邮。对,和文坛知名作家汪曾祺是同乡。但是如果我身在高邮的话,就不能与汪曾祺攀这层“老乡关系”了。我的老家在高邮湖的湖西,一个叫郭集的镇子(已经镇区合并被夺了名字),而汪老家则是湖东边的高邮镇(也是高邮市政府所在的镇区)。 一条狭长的高邮湖,隔开了两边的高邮人,也拉开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在过去,至少在我的童年阶段,彼此之间 ...
左叔 读书 2022-12-04 602 0 人类文化学传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历史家国情怀家族文化赵世瑜
文图 / 左叔 以盲选的方式,入手了刘天韶的这本《毫无必要的热情》。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双十一凑满减时最后塞进购物车的那本。最后变成了,整单十几本书里面第一本翻开来读的,也是第一本读完的。 今年双十一入手的那一整单书,基本上都偏向于“学术研究”。什么“大槐树”承载了怎样的共同记忆、“西南联大”上过什么人文课等等。入手的时候觉得,这些书一定能够给自己带来裨益,等于真正准备开卷的 ...
文图 / 左叔 我必需得承认,作为一个基础教育是文科背景的读者,这本书有超过60%以上的内容,我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中。这本书的“难易程度”,从两位物理学领域的泰斗联手合著以及一长串中文译者的名单里,可能会估摸出一些什么来。这些,大概率都是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之外,织得比较“粗疏”的那部分。 当然,“如坠云雾”的阅读体验,并没有让我觉得这不是一本有价值的书。虽然有“门槛” ...
左叔 读书 2022-11-20 353 0 利昂·莱德曼古宏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尹传红未读物理科普米绪军诺贝尔奖赵建辉迪克·泰雷西陈宏伟
文图 / 左叔 听闻双雪涛的大名已久,但读他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这本《天吾手记》是我在线下书店凑单时,以近乎盲选的方式入手的。本质上,与线上购物凑单时只看品牌、不顾需求是同样的道理。 话虽如此,但在读的时候还是怀抱着一丝“名副其实”的期待的。一位口碑不错,尚在创作丰沛期的创作者,应该会给我惊喜的感受吧。但在读第一章《照相机和猫城》的时候,我被隔绝在文本之外,非常难以走进他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