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读书

  • 帮孩子超越极限:读完,这一页就算彻底翻篇了

    帮孩子超越极限:读完,这一页就算彻底翻篇了

    文图 / 左叔 大部分普通读者应该跟我差不多吧,人生若无意外,大概率不会读到这本书。身为家长,可能会极易被这本书的标题《帮孩子超越极限》所吸引,同时也许会对这本书的副标题“ABM神经运动疗法”感觉到困惑。 我跟你们一样,没有人生中的意外蔓生 ...

    阅读全文

  • 是非与曲直:为价值利益取舍找到合理化的解释

    是非与曲直:为价值利益取舍找到合理化的解释

    但是我一直没有被迷惑,从来没有,如同河流,在最深的夜里也知道明天的去向。 ——余秀华《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 文图 / 左叔 可能是知识壁垒的问题,或许是阅读的习惯的问题,当然也极有可能是春日里心浮气躁的关系。读苏力先生的这一本《是非与 ...

    阅读全文

  • 名物研究十二题:以琢磨细节来反证细节值得琢磨

    名物研究十二题:以琢磨细节来反证细节值得琢磨

    图文 / 左叔 名物研究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的概念,透过扬之水先生的这本《名物研究十二题》才对这个学科有所了解。所以这一本书,对于我个人而言算是一本“拓展之书”,原有的认知体系被“撑开了”,进而发现诸多“织得还不够密”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 ...

    阅读全文

  • 漫游记:一路之上持续变幻的风景

    漫游记:一路之上持续变幻的风景

    文图 / 左叔 我的故乡叫高邮,建城史大概有两千多年,相传是秦始皇在此设邮驿,进而形成了城池,它也是中国两千多个县里面,唯一名字直接与“邮驿文化”直接扯上关系的小城。大概也就是这个原因吧,我才会在万千选择之中,读到了《漫邮记》丛书。说到底, ...

    阅读全文

  • 弱传播:关于这本书的一些零碎感受

    弱传播:关于这本书的一些零碎感受

    文图 / 左叔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挺好的,尤其是对于一本声称自己是“哲学”的书来说。至少让你能够读得下去,我花了五天左右的时间,完成了380多页的阅读,从某个层面也验证了所谓的“流畅度”。就像邹振东先生自己讲得那样,一个写“传播”的书,还没有 ...

    阅读全文

  • 去遇见:万千风景总有一段来时路

    去遇见:万千风景总有一段来时路

    文图 / 左叔 杨天真的文笔,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这一点,其实之前在看她在采访或者主持时的口头表达时,就能感受得到一丝蛛丝马迹。她表达的内容中,有比较明确的心灵探索方向,以及文白夹杂的风格,这在很多同业者中是比较独树一帜的。 虽说如此,我内 ...

    阅读全文

  • 煮沸人生:赠我一场空,又慢慢填满真感情

    煮沸人生:赠我一场空,又慢慢填满真感情

    文图 / 左叔 这本书读完之后,总有一些脑袋空空的感受。在读这本书之前,偶尔会关注社会学动向的我,会一直听这个名字,会在争议话题里面看见她的身影,也知道是她是王小波的遗孀,却迟迟不曾读过她的文字。她留给我的印象,是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一个形象 ...

    阅读全文

  • 晴川·漫游集:于混沌之中构成我们的与众不同

    晴川·漫游集:于混沌之中构成我们的与众不同

    文图 / 左叔 伞松的这一本《晴川·漫游集》,更像是一个创作者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随手记录,最后集辑成册的作品。初读的时候,感觉上一句和下一句哪里都不挨着,潜下心来看看,便能慢慢地感受到其中“浑然天成”“自成一体”的内在关联。千丝万缕,不便明 ...

    阅读全文

  • 虚土:要如何描摹出风的形状

    虚土:要如何描摹出风的形状

    文图 / 左叔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现在碰到什么不解的问题,或者某些是似而非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去“百度”,而是打开某个AI大模型的应用,问问大模型有没有什么答案可供我参考的。比如“风”,我想知道它的科学定义,亦想知道在文学创作领域,有 ...

    阅读全文

  • 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样子:庆幸有这样的一种链接方式

    我只在意人存在的样子:庆幸有这样的一种链接方式

    文图 / 左叔 这是一本落在“纸面上”的人物访谈,在我的认知里,是比较鲜见的。因为在现如今的媒体环境里,人物访谈的电视节目都已不多见,能够集齐如此多不同创作方向的写作者,最终做成一本书,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规的操作。 之前做《超级访问》的李静还 ...

    阅读全文

  • 西南联大诗词课:时代的进步其实早已“显影”

    西南联大诗词课:时代的进步其实早已“显影”

    文图 / 左叔 西南联大这套丛书入手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印象中是在疫情刚起不久的辰光里。平时手头上就有很多杂书,轻薄且易读,丛书想要开头读,又不想半途而废,往往需要一点点勇气和机缘。到了今年岁末,也真的是进入了书荒的阶段,所以才把那一套丛书 ...

    阅读全文

  • 西南联大文化课:“何以中国”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西南联大文化课:“何以中国”的内核究竟是什么?

    文图 / 左叔 在我的认知里,“文化”一词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既可以包涵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同时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以有微观上体察。大概是怀抱着这样的期待,我所向往的《西南联大文化课》应该是一个“洋洋大观”式的作品。但这种以“各家”“讲义” ...

    阅读全文

  • 西南联大国史课:一些没有讲透,但又直观的细节

    西南联大国史课:一些没有讲透,但又直观的细节

    文图 / 左叔 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最先我是从“文学课”开始读起的。读到“国史课”便觉得这一本与那一本之间的“关联度”了,若是先读“国史课”,可能读“文学课”则有更为宏观一些的视角。文史不分家,在这本丛书的脉络关系就很为凸显了。难怪要以“国学 ...

    阅读全文

  • 俱是看花人:乐于分享,又从来都不讲

    俱是看花人:乐于分享,又从来都不讲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文图 / 左叔 总觉得不是人到中年“种菜基因”觉醒的原因,喜欢花草、醉心园艺,大概率还是因为见识到了人心难测,然后开始“躬身向泥土”,在枝枝叶叶之中摸索出一些令人觉得心安的规律。 ...

    阅读全文

  • 西南联大文学课:透过吉光片羽,看见灿若星河

    西南联大文学课:透过吉光片羽,看见灿若星河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