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踏遍千山万水的旅行,落脚处仍不过是自己的内心

林陌 著 / 长歌行:中国人文地理发现之旅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文轩 / 万叶文化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读林陌上一本《世界尽头,不如你在心头》时,我在阅读感受之中说了一些“苛求完美”的话,现在回头再看看似乎有些过分了。一个在文本中刻意想要将自己“藏”起来的写作者,就好像在众人面前不那么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初见,有些“拒人千里”的冷,需要在日久天长之中,才能慢慢读懂他内心如火般的炽热,以及与周遭世界相处时的“分寸感”。

在林陌的这本《长歌行:中国人文地理发现之旅》之中,我曾经以为是“问题”的个人印记,依旧固执地扎根在字里行间。很多我以为会大书特书的细枝末节,都是以点到为止的克制方式处理了。即便是眼中的现实风景唤醒沉睡多年、与已故亲人相关的久远回忆,情感涌动的落笔处也不过是三行两行的文本体量。我猜想这极有可能是林陌的“摄影思维”,写作也如同拍照一样,截取的永远是非常克制的“一瞬”。

从读者这一方的外在需求来看,一本游记它总需要承载点什么?比如承载知识的密度,承载风景的美度,或者是承载人情的温度,也许还有可能是三者兼而有之,足以唤醒想要去看一看、走一走的冲动,功能更像一个“展示品”,一个“橱窗”。但从一个写作者的内在需求来看,一本游记很多时候只需要以自己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能力边界,去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在梳理和沉淀之中,更加明晰自己的价值追求,它的功能更接近于一个“整理箱”,一个“收藏夹”。

虽然我期待的“兼而有之”,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满足,但在这本《长歌行》里,我还是清晰地看到林陌在旅行这件事情上的“审美”倾向,那些钟爱之事换了不同时空在旅途之中纷纷闪现;心心念念与兜兜转转意外重合时的惊喜与怅然;身心静置在异乡独处时光之中的片刻宁静等等,这些“审美”倾向,有一些与我有“暗合”的部分,相信很多人也能在他的表述之中找到共鸣点。

对于林陌来说,历史建筑、人文山水、自然风光是他的偏爱,落笔处大多也是着眼于此,尤其是历史建筑、摩崖石刻方面的典故知识,虽不成什么体系,但会沿着一个人喜好、一个人的脚步,“点到为止”式地闪现出其中的“偏爱”脉络。对于那些大而无当的设计、风格失调的配套、过于商业的芜杂,也是不忍细看的心态。人不管去到哪里,那些钟爱之事总是“尾随”其后。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悟自己想悟的,不会因为换了时空而失掉本心。

旅行是需要时间、精力、天时、地利以及诸多外因来成全的。受限于种种,有些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却一直不能成行;有些甚至抵达了,却因为四时风景不同、天公不作美而败兴而归。与怅然相对的,是旅行之中意外收获,在福建因雨季不能成行却收获茶山的深度体验、在山西某座县城匆匆而过也有意外收获,在台湾最南端的垦丁与其他“独行侠”的偶遇等等,林陌在这本书里面呈现了是人生难求、值得庆幸的意外惊喜。所有的偶遇,都是心心念念、兜兜转转的久别重逢。否则,即便是遇见了,也会以不曾看见、无法记住、难有触动的方式擦肩。

与家人或者三五知己结伴而行,这是我在林陌书中能够捕捉到的细节,这大概也是我们很多在旅途中的状态。是的,我们需要有人相伴,却又常常在旅途之中排斥那些人潮涌动的景区,选择人迹罕至的目的地,追寻一个人独享的风景。即便是无法达成,也想像林陌那样以“清晨早起一个人去散步”的方式,寻觅到片刻的“独处时光”。“说走就走的旅行”,会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生责任的负荷,而变得越来越无法达成。看似一个矛盾体,本质上却藏着深义。放眼人生旅途,我们哪一个人不是自在独行、品味孤独呢?

看风景、增见闻、识人心,凡此种种踏遍千山万水的旅行,最后的落脚处仍不过是看清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