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星的孩子:隐蔽的角落仍有爱的光芒

[英] 昂加利·Q·劳夫 著 / 洪丹莎 陈拔萃 译 / 追星星的孩子 / THE STAR OUTSIDE MY WINDOW /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读完英国作家昂加利·Q·劳夫的《追星星的孩子》,我便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愿望,期待终有一日它能翻拍成电影。

为什么不是电视剧集或者舞台剧的形式?可能是站在目前整个故事的文字体量、“冒险式”的故事主题、场次调度以及角色关系等因素的考量,越读越觉得刚刚好是一部电影的“基本配置”。不知道作者昂加利·Q·劳夫在写作之初,是不是就曾经考虑过影视改编版权的问题。

当然除了这个作品已经拥有了改编成电影的“基本配置”之外,我的另外一个考量是期待它能够透过如今这个世代更为容易传播的视觉载体,让更多的受众能够关注到这部作品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伤害的沉重故事,在很多隐蔽的角落类似的故事还在上演,他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

虽然书的序言已经点破了故事的主旨,明确地说出这个故事里有家庭暴力的内容,但故事的开头依然是吸引人的。女孩阿妮雅和弟弟被警察和社会机构的人士安置在寄养家庭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自已“失去的记忆”忽然就萌生了想要去找妈妈的念头。妈妈曾经讲述过与星星有关的故事、女孩所掌握的宇宙知识、新闻媒体里“天外来客”的报道……这些因素重叠在了一起,让女孩相信她的妈妈变成了一颗即将被命名的“新星”。她为了不让妈妈变成的“新星”被冠以不正确的名字,一路冒险前往天文台……

故事里引人入胜的悬疑效果,其实是利用了女孩的“选择性失忆”来达成的。在心理学层面上,它还有一个相对专业的名词叫: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在家庭暴力的冲击之下,孩子为了避免内心秩序的溃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将一些自已认为“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给予了一些成人无法理解或者是觉得天真的解读。可是正是孩子视角里的天真解读,才是真正的催泪剂,极容易让读者拥有某种天然的代入感,站在同情和怜悯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的起伏。

我偏爱这个译本当中诸多对于小女孩阿妮雅内心想法的刻画和比拟。我无法考证这些恰如其分的比拟是原作者在用母语写作的时候,就已经精妙且贴切地表达出来的,还是后来的译者在“本土化”的过程之中,赋予了这些文字更贴近我们阅读习惯的可能性,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我读过的关于描写孩子在PTSD阶段里精神状态比较令人信服的一个作品。

平时读一本小说,其实很少会摘录到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情节的描写或者故事的启承转合,都是服务情节推动的,很少会留下“金句”式的段落,但这一本《追星星的孩子》,我前前后后抄了蛮多的,基本上都是内心想法的刻画或者是孩子面对某个新奇事物联想到自已已经知晓的事物所产生的“感性印象”。有些想法太传神了,远远超出了追求比喻极度“陌生化”的标准。

当然,这个作品的价值不局限于此,更应该关注的是此类的问题是不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是不是同样也有类似的隐蔽角落。我们期待每个家庭都能和美,每个孩子都能无忧的长大,但如果一定要承受破碎,还是需要有完备的社会救助机制来做兜底的动作。当然,以我对现状的了解,我们做的与书中所呈现的相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故事虽然不幸,但结局尚属圆满。隐蔽的角落,依然有爱的光芒。妈妈的爱让女孩阿妮雅走出心理禁锢,“新星”拥有了妈妈的名字,故事里被遗弃的孩子们最终都留在寄养家庭……是一个温暖的“大团圆”结局。相信在现实世界,这样的结局是不易的。所以看到此等美好,我们依旧会免不了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