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燃点:书写伟大作品最深层的动力源

[德]奥托·A.波默 著 / 聂宗洋 译 / 生命的燃点: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 /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未读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对于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回答“知识竞赛”题目时,能够在一众的选项之中,排除掉其他“明显不对”的“干扰项”,指出这位创作者“经典作品”“独特理论”正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可是,除此之外,我们对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位创作者得以拥有这样的作品、这位创作者在写就经典作品前后创作过的其他作品长成什么样,彼此有没有关联,最终如何形成体系等等。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都知之甚少。如果不是因为学业或者论文的压力,我们甚至都没有打算想要去深入了解一下,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欢,我们多半不会沿着某个知识体系的类向去深究。

是的,就是这么浮于表面。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也多半停留在“通识”这一个层面,也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在“生而有涯”与“学无涯”之间,如何想要找到一条相对便捷些的路径,读一些旁人梳理过的“论著”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前前后后花了两周读完的这本《生命的燃点:30位思想巨匠的顿悟时刻》,在我看来应该可以归类于这一类的书。

30位西方的思想巨匠既有我相对熟悉柏拉图、伏尔泰、但丁、狄德罗、歌德、席勒、达尔文、黑格尔、梭罗、卡夫卡、尼采、里尔克等等大家,还有我此前没有接触过的普鲁斯特、托马斯·曼、维特根斯坦、齐奥朗等。即便是我相对熟悉的名字,也有我不曾知晓的细节。比如里尔克、梭罗和达尔文各自人生中那些关键的转折点,我虽然读过与他们相关的传记,却不曾想过会有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我对人生顿悟的理解,有可能入先为主的印象,更接近于灵感降临时的感受。我一直记得在美学课上,教授讲宗白华的那一套理论,与我个体经验暗合时的愉悦感。书中呈现的顿悟时刻却是五花八门的,有些是人生的失落时刻,有些是被生活逼在角落的瞬间,有些只是寻常生活里看似毫无意义的片刻,但我从这30个故事里又分明看到一种彼此近似的“前提条件”:生命丰沛且有缺憾。

成就一个“思想巨匠”,一定是有什么要素的,我觉得应该离不开这几个必备的要素吧。一个不断积累的丰沛生命,一个孜孜以求的精神状态,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一个电光火石的顿悟瞬间,一个机缘恰好的经典作品,一个受众广泛的有效传播。如果我们试着抽离其中的任何一个“要件”,似乎都无法构成一个“思想巨匠”。

在我们以“通识”为界的认知之中,当我们被作品折服的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作品本身,不会意识到它是如何在无数次的传播中被塑造成经典,它诞生于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迎合了当下多少内心的渴望,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人以怎样的历程完成了自已的人生积累,在关键的那个刹那,凭着孜孜以求的精神状态,寻觅到灵感的微光。

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家卡夫卡,可能我的处境和心理模式与他更为相似吧,内心里也有同样的恐惧的事物:“飞逝的日子”。“卡夫卡讲述了他的一生,他一生都在颤抖,其他人几乎注意不到。”“当卡夫卡开始明白,自已不被允许以通常的方式对待现实及期他人时,他被逝接受了自已。”

后世的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作品,稍微深入一些的看到的是时代,再努力一下看到是创作者的努力,那些是顿悟的瞬间 ,但很少有人会去深究创作者内心那些最为深层次的恐惧。然而,这也许是某一类创作者想要动笔去书写“伟大作品”最为深层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