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复盘失败很有必要,复盘成功同样也是

周岭 著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读这本书《认知觉醒》,有一种很特别的体验,那是读着读着就会觉得,作者周岭提到的某些“方法论”,自已不是在以往的工作学习之中曾经试过的,就是眼下阅读、写作时正在采取的“工具”。我以为这些方法,只是我自已在多年的实践之中摸索出来相对适用于自已的“个性化”方法,并不曾想到这些“方法论”居然还有“理论支撑”。

讲“认知”这样的概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鸡汤”或者“成功学”,但这本书讲的比较多,是阅读、写作、思考、跑步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去做的事情。主要就在讲如何让这些我们日常在做的事情,彼此之间产生更为密切的关联,形成为我所用的效用,提高其效率或者目的性,而不是让这一切变成“徒劳”。

其实每个人做这些事情,让这些事情产生效率其实都有一套自已的“方法论”。比如阅读,我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多半会都摘抄一些能够给自已有所“触动”的字句,记录一下在阅读过程之中联想到的一些已有的知识或者有可能感兴趣的“链接点”,读完之后会将阅读手札再“复盘”一遍,然后围绕着这本书给我的触动点,写一些被其他人称之为“书评”的文字,发在自已的网站和豆瓣上。

这就是我在最近五年的阅读过程中,无意摸索出来的所谓的“闭环”。由阅读的“输入”到写作的“输出”,甚至会做“书单”,会去做“线下”分享讲座,在和其他读者的交流之中找到“反馈”,以正向的“反馈”为动力,或者以“输出”来倒逼自已去多做“输入”的事情,推动我的阅读范围迈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同时也让自已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也让“写作”这件事情更加得心应手。

通常,我一年大概要读一百来本书,像这样子最终写出点什么来的,大概有七八十本左右。确实相对于“随手翻翻”要费时费力一些,但这样的阅读方法,所能给我的提升要明确很多。这样的方法,我从来没有想过它背后有什么的“认知”原理在支撑着,也没有思考过从心理层面来解读自已正在使用的方法。直到读到周岭的这本《认知觉醒》,我才意识到冥冥之中,总有一些相通的办法,在因人而异之中凭添几份“普世价值”。

在这本《认知觉醒》之中,作者周岭就很好地拆解“我如此做”的背后原理,无论是正向的激励,任务的拆解,调用原有的知识体系,将新的知识转化为自已的语言,持之以恒地输出等等都是有道理“可循”的,也是可以复制到其他任务之中的。怀抱“认识觉醒”,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在某些特殊年龄阶段常见的焦虑和迷茫,更加笃定自已要做的事情,要走的路。

很多人可能都像我一样,在日常工作找到了一些自已做事的“巧劲”,无论是事情优先级的排序、还是目标化整为零的拆解、再或者是任务有所取舍的坚持,可能都有一套自已摸索出来且普遍适用的“方法论”,但是我们好像很难再从“认知觉醒”的高度,去探索一下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背后的理论支撑。我觉得这一块,“复盘”的意识很关键,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也很重要。

事了心空,是我们大部分人常有的心理行为模式。对于“失败”,我们的“复盘”意识一般很强,但“复盘”成功的机会可能并不多。因为不想浪费太多的精力在已经做完的事情上,或者说浪费在已经取得成功的一些方法上,但对这些方法的总结仍旧是有价值的。可能看清这些成功经验的底层原理,其实更有利于将这些成功模式复制应用到个人成长的其他领域。这是我读完这本《认知觉醒》后,感受到自已与作者周岭之间的差距,以及以后我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和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