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与万变:读历史的人比较容易宏观

葛剑雄 著 / 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 / 岳麓书社 / 博集天卷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读学者型的作者出版的书籍大致有两类“普遍的”感受:一类感受近似于我此前读李强的《当代中国社分层》,偏向“专著”读起来有“门槛”,有些我个人原有知识体系范围之外的“统计学”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涉及的那几章,我只能草草地翻过。

另一类感受就比较接近于我刚刚读完的这一本,来自复旦大学的史学家葛剑雄的《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我觉得副标题里的“说”字用得还是蛮准确的,因为书的整体风格偏向于大学课堂上的“讲义”。每一编、每一章、每一辑都最在“纲举目张”的主题体系里,每一篇开宗明义之后,一路“串讲”下来,结束之处还有个“课外思考题”式的“小尾巴”,挺容易勾起人上学时的回忆。

前一类的好处呢,是在知识面上比较扎实,读起来有种“饱足感”,不好的地方呢,就是万一“门槛”太高,就难以读下去了。后一类的好处呢,阅读理解接受书中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是相对容易的,但又总觉得这些内容都是“浮在上面”的,没有给人扎得很深的“厚度感”。要是两者之间,能够稍微再中和一下,找到一个恰好的平衡点就好了。

葛剑雄先生的这本《不变与万变》是从“中国”这个概念入手,从拆解这“中国”两个象形文字开始,再到分成“古代中国的骨架”“古代中国的血肉”“古代中国的精神中枢”三编,三编之下又有“疆域”“城市”“建设”“移民”“人口”“人物”“外交”“天下”“帝王”共计九章,将“中国”这个概念“具象化”之后,在“万变”的时间长河里,讲透“不变”中国的精神内核,从指代“中原王朝”到认同华夏文化的均为“中国”,这样的史学观点,在我的理解里更接近于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来解读历史。

当然,这本书里面有我此前不曾接触过的新观点,尤其是在五代十国这个此前“学的不多、讲的不多”的历史阶段里,原先中原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在政权更迭之中最终汇聚成了“华夏一族”的过程。对于我们已经熟知的长城、运河、帝陵、邮驿等原有的认知,也给出一些新的解读视角。有些历史的解读,因我的个人经历还蛮有“代入感”的,比如承担封建专制政策“巡视”工作的刺史,“位轻权重”的制度设计等等。

葛剑雄先生在书中章节里以及后记里面反复在强调,记录历史最初并不是要启示后人,而是“君权神受”的帝王借由历史,向天地神明祖宗禀告自已的“执政情况”,绝大多数的史官记录内容,帝王生前是不公开的,当朝的历史只记不修,新朝夺权之后,第一步就是修前朝的历史,在修史的过程之中,也顺道说明白前朝“气数已尽”,自已改朝换代恰好是“正当其时”,为自已寻求“合法性”。

他也在反复建议我们判断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夺权之前的言辞时要审慎,要看清楚其夺权之后的所作所为,才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对于过往我们接受的汉唐开放、长安繁华等观点,给出了更为全面、辩证的视角。过去我们很少能够有从外部看中国的视角,如今的环境里再鼓吹一些“只给自已戴花”的观点,“一旦民众发现事实不是如此”,会有相反的解读,极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后果,甚至动摇文化自信”。

读历史,我一直觉得有一个好处,就是站在一定的视角高度之上,人是极容易宏观起来的。眼下的遇到的一些事情,或者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浪潮之中,碰到一些情势上的变化所带来的折腾,仅盯着眼前的时候,会觉得跟座“山”似的;站高了,看远了,再看这些东西,都是什么玩意儿。别太当真,也不必太较真,谁谁谁都跑不掉,大家都一样,百年之后一把灰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