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能发朋友圈的,才是你真正的生活

我听说,人本就是一瞬间长大的,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间。 —— 《以家人之名》 文 / 左叔 旁人的生活,从来都是羡慕不来的。 跟“未受他人苦,怎知他人难”的道理一样,如果只盯着他人那些表面光鲜、自带滤镜的部分,势必就不会看见获得这 ...
我听说,人本就是一瞬间长大的,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间。 —— 《以家人之名》 文 / 左叔 旁人的生活,从来都是羡慕不来的。 跟“未受他人苦,怎知他人难”的道理一样,如果只盯着他人那些表面光鲜、自带滤镜的部分,势必就不会看见获得这 ...
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文 / 左叔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好像劝人向善这件事,是需要先有吃过苦的立场才可以做,否则就只能闭嘴。未必人人都有机会先吃过苦,但是公允的善恶是非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 ...
文 / 左叔 恋人之间的索求,有些时候是无理的,更多的时候是无度的。然而,有时候彼此都期待着这些无理、无度的要求,能够被满足。然而,在这个被满足和满足对方的过程之中,坚定彼此的亲密关系。 我们应该都曾有过类似的一个经验,一个人明明在职场环境 ...
文 / 左叔 作家周国平曾说,在某一类人身上不值得浪费任何感情,哪怕是愤怒的感情。我把这一点确立为一个原则:节省感情。读到这句话之前,我一直想劝劝我认识的那几位,常与上司、同事、小贩、服务生等“闲人”生出些“龃龉”的朋友们,但一直以来都没有 ...
文图 / 左叔 今天下午,在两个会议的间隙,一位认识多年,但已经许久不曾联络的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张我的旧照片给我。他也是因为最近业务不多,工作比较清闲的关系,才得空有时间整理电脑里的旧物。 免不了一番感慨,顺势也聊一聊各自的近况。尔后,又 ...
文 / 左叔 三不五时,就会听见身边比我还要年轻一些的朋友抱怨:今天又是不想上班的一天、今天又是出卖灵魂和时间的一天、今天又是困在会议里无法脱身的一天、今天又是被领导乱喷的一天、今天又是茶水间讲“八卦”的一天…… 确实,为人民服务、实现自我 ...
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 莫言 《晚熟的人》 文 / 左叔 ...
失去一个人最伤悲的是,那个人带走了一部分其他人都不认识的你。—— 郑执 文 / 左叔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我还是得一五一十地说出我的真实感受。 我在读完一本觉得非常“对味”的书之后,也有类似的感觉,一种强烈的、怅然若失的感觉。我一直在思 ...
- 文坛泰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了一句: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 这句话后来一直被人引用,抄来抄去抄久了,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聪明的,以此做一些类比,但总让人觉得欠些火候;不聪明的直接上来换掉 ...
- 文 / 左叔 《这么远那么近》最早的那个版本,原是两位香港歌手珠联璧合式的绝唱,无奈岁月流转,一位已经作古,一位不便提及。港乐丰华绝代,大势已去,余韵里依稀有“听者有心”的当年情在流转。 我们那一代人,多多少少受过港乐、港剧的洗礼,自然 ...
文 / 左叔 平常嬉笑怒骂、怼天怼地的人一旦正经起来,你会看到他骨子里严肃认真的那一面。 只不过,在过往的环境之中,这一面被时运压抑着,没有施展的空间,满腹的才华就水道渠成往“脱口秀”方向去了。 昨晚,某人又喝了,在群里说了说自己近来的烦恼 ...
虽然绿灯没怎么为我亮过,但我还是对生活充满热情,这就是我理解的年轻。 ——汪曾祺《人间草木》 文 / 左叔 这一届冬奥会,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位非常年轻的运动员,一位是谷爱凌,一位是苏翊鸣。 倒也不全是“年少成名”的原因,而是他们在本届冬 ...
那些在生活中为你让步的人,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人,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情谊。 —— 杨昌溢 文 / 左叔 人与人情分的边界,其实挺难把握的。对于我而言,最多的问题是常常过于热烈。有时候不管对方是谁,认识多久,有没有其他接触,往往都是该说的,不 ...
很多无解的事情,我们无法归因给自己,就将它推给命运、星座或者其他外在的东西。仿佛只要推出去,这些事情最终的恶果便与我们无关了,再也不能将错误归结给自己。 一直以来,都信奉人生是由诸多选择连缀而成的,虽然这些选择中有一些是情势所逼,各人造业各 ...
文 / 左叔 在微博上参与了#别再拿杀妻案恐吓女性#的话题讨论,然后被推上了热搜。平日里犹若拥有众多“僵尸粉”的微博,忽然间便多了很多留言、转发和点赞,阅读量更是抵达惊人的400W+。何德何能,值得如此。 巨大流量的负面,是被各式各样的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