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而坦白地应对外界

- 今天的日签让我想起,如今在各大媒体上以“实话实说”惹人瞩目的张文宏。他因“快人快语”被媒体追捧“奉上神坛”,而我的内心里其实一直都有一丝隐忧,总觉得他的话其实是冒犯了现实中诸多不可撼动的东西。 如果让我努力回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里面,有没 ...
- 今天的日签让我想起,如今在各大媒体上以“实话实说”惹人瞩目的张文宏。他因“快人快语”被媒体追捧“奉上神坛”,而我的内心里其实一直都有一丝隐忧,总觉得他的话其实是冒犯了现实中诸多不可撼动的东西。 如果让我努力回想在自己的人生经历里面,有没 ...
文 / 左叔 很多人害怕面对选择,其实不是选择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选择之中的取舍以及由取舍带来的“蝴蝶效应”。面对未知,人总是有一些担心的,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无论是基于“基因算法”,还是“现实考量”,我们在两者平衡悬殊较大的“大是大非”面 ...
文 / 左叔 作家周国平曾说,在某一类人身上不值得浪费任何感情,哪怕是愤怒的感情。我把这一点确立为一个原则:节省感情。读到这句话之前,我一直想劝劝我认识的那几位,常与上司、同事、小贩、服务生等“闲人”生出些“龃龉”的朋友们,但一直以来都没有 ...
我们绝大多数凡人,独自感叹天赋不足、创造不够什么的,其实都是幻觉。问题归结到最后,无非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如此而已。——张佳玮 《代表作和被代表作》 文 / 左叔 怎么办,有一种不幸被张佳玮言中,直接被了曝了身份证号码的尴尬。不知道 ...
文 / 左叔 “杭州杀妻案”一出,“绿茶林有有”一播,着实是让一部分姑娘恐婚了。 这两件事情太有“代入感”了,一个代入的是生活细节,一个代入的是日常相处。每天同床共枕,不知道哪一天会因为窒息而无法醒来;全身心扑在一个家上,相父教子居然会被嫌 ...
无论你做什么,我都爱你。即使不懂你,我也接纳你。人世寂寞,你一定有你的苦衷。—— 陆茵茵 《台风天》 文 / 左叔 最近一直在读“知识补足型”的书,鲜少读“审美陶治型”的作品,所以读到朱文颖的短篇小说集《有人将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不习惯。总是 ...
失去一个人最伤悲的是,那个人带走了一部分其他人都不认识的你。—— 郑执 文 / 左叔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夸张,但我还是得一五一十地说出我的真实感受。 我在读完一本觉得非常“对味”的书之后,也有类似的感觉,一种强烈的、怅然若失的感觉。我一直在思 ...
文 / 左叔 平常嬉笑怒骂、怼天怼地的人一旦正经起来,你会看到他骨子里严肃认真的那一面。 只不过,在过往的环境之中,这一面被时运压抑着,没有施展的空间,满腹的才华就水道渠成往“脱口秀”方向去了。 昨晚,某人又喝了,在群里说了说自己近来的烦恼 ...
文图 / 左叔 今天下午,在两个会议的间隙,一位认识多年,但已经许久不曾联络的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张我的旧照片给我。他也是因为最近业务不多,工作比较清闲的关系,才得空有时间整理电脑里的旧物。 免不了一番感慨,顺势也聊一聊各自的近况。尔后,又 ...
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 莫言 《晚熟的人》 文 / 左叔 ...
你的口渴止于一杯水,而非一片海洋。—— 安东尼奥·波契亚 文 / 左叔 人若有所求,必定要让渡一些“自由”出去。人若无所求了,旁人再如何想办法,都是无法拿捏的。 比如,想要求得工资报酬,就得付出时间劳动。在这个“等价交换”原则为指导的世界 ...
我听说,人本就是一瞬间长大的,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间。 —— 《以家人之名》 文 / 左叔 旁人的生活,从来都是羡慕不来的。 跟“未受他人苦,怎知他人难”的道理一样,如果只盯着他人那些表面光鲜、自带滤镜的部分,势必就不会看见获得这 ...
很多无解的事情,我们无法归因给自己,就将它推给命运、星座或者其他外在的东西。仿佛只要推出去,这些事情最终的恶果便与我们无关了,再也不能将错误归结给自己。 一直以来,都信奉人生是由诸多选择连缀而成的,虽然这些选择中有一些是情势所逼,各人造业各 ...
文 / 左叔 一户人家,有些习惯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小时候,我妈领我去打防疫针。护士小姐姐抹过酒精棉之后,我妈就会用手捂着我的眼睛。等到我领着女儿去打防疫针时,护士阿姨抹过酒精棉之后,我习惯性地伸出手要去捂女儿的眼睛。 护士阿姨一看我这样,就 ...
文 / 左叔 我们的教育里面,或者说我们的文化里面,一直在强调“恭谦礼让”,都在引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温良”的人,所以我们看到咄咄逼人的竞争和一心要赢的野心,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群嘲”。 比如,看到女演员蓝盈莹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竞演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