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再重要的事情,可能也得自己先捋捋清楚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弗吉尼亚·伍尔芙 文 / 左叔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莫名地“咯噔”一下,然后在脑海里盘算着“成为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成为自己”跟“做自己”,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我总觉得“做自己”有 ...
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弗吉尼亚·伍尔芙 文 / 左叔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莫名地“咯噔”一下,然后在脑海里盘算着“成为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成为自己”跟“做自己”,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我总觉得“做自己”有 ...
人生中放不下的,都是耿耿于怀的事情,巨大的沉没成本付出了,心有不甘必定是自然的。疫情稍稍平息一些,全社会都在期待“报复性消费”,然而无论是“亚洲舞王”、还是“动粗抢章”,没有“性”、没有“消费”,只有“报复”。 求而不得、辗转反侧大概是人生 ...
文 / 左叔 朋友圈三天可见,但记录都还在。跨年夜,临睡前翻看了一遍。往事历历在目,千言万语一时间不知从何处讲起。 春花落尽匆匆,那些举着相机或者手机逆着光的时刻;咖啡氤氲香气,那些小坐片刻闲暇的时光;别处流连市集,杂货物什上沾染着精致新奇 ...
文 / 左叔 人难免会碰上事与愿违,可是摊上了还是要面对的。我特别能够理解这种处境,因为我自己也曾多次经历过。 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临到终了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光顾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了,不曾想被一直都抬头看天的给抢了功。虽然就苍蝇头大一点 ...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以意义。 —— 木心 文 / 左叔 鞠一把黄土,带遇难的亲人回家。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故事浮出水面。那些寻常的、朴素的、温柔的细节,极容易让人在阅读之后拥有强烈的代入感。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人们的心头, ...
我想真正的清醒只有一种,就是知道自己的渺小,却又珍重自己的一生。既不谵妄,也不松懈,一梦睡醒,面对新的清晨。—— 苏更生 文 / 左叔 常会被人问到,你这样日日书写,天天码字,有何意义和价值?既不能换来稿酬,也没有获得名声,图什么? 我觉得 ...
文 / 左叔 一两年前,读过池莉的《大树小虫》后,一直记得书中的一个“隐喻”:一只甲虫爬过一截树枝,但它无法意识到自己行进过的轨迹,其实是弯曲的。 池莉的这部长篇小说,其实挺有“实验性”的。一方面是在文本上截取每个人物自己的时间进程和人物视 ...
世上的人大半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且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倾听别人说话。 —— 村上春树 《1Q84》 文 / 左叔 新媒体的“流量密码”,大概就是“对骂”和“被骂”吧。颇有争议的那一篇,后台一直收到颇具攻击性的言论,而那一篇的点阅量数据 ...
文 / 左叔 现在想来,年轻的时候情商也是极低的,常常没有设身处地的同理心。如若在生活中,捉牢了他人编造出来的假象,总有当面戳破的执念,仿佛猫儿闻到了鱼腥,抓耳挠腮地想要“搞事情”。 有时候,一句话问下去了,对方眼神开始在闪躲、言语开始在支 ...
文 / 左叔 虽然这是一个西方的节日,但如今已经融入进我们的生活。不管你是想免俗,还是想随大流,都在被某种力量控制着,不是被推着往前走,就是想刻意地与它背道而驰。 商业利益驱使与宣传渠道引流的合谋,让浓浓的“爱意”最终都落脚在“消费主义”的 ...
文 / 左叔 每个人都是一分为二的,一边住着天使,一边住着恶魔。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只看见自己天使的一面,却很少能够有机会直面自己恶魔的那一面,或者说我们自认有能力控制住自己的心魔,不会有铤而走险的那一步。 可是,我昨天看到一条“热搜” ...
文 / 左叔 世上永远只有三支股票在“暴涨”:别人买的,刚割肉的,想买却因为种种原因没买成的。总结一下“暴涨”的关键因素,找到原因了吗?那就是你是个“绝金”的命,“暴涨”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近股市震荡得厉害,理财小白不大有胆子跟进,其实 ...
文图 / 左叔 要不是连着几天,气温都跌破了3字头,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夏天马上就要如此匆匆地过去了。计划要做的事情,一件都没有落实。 入夏前,做过旅行的计划,也考虑过万一不能成行的备选方案。然而事到如今,连把方案稍微细化一下,都没有去做。 ...
文 / 左叔 可能是我有“时间焦虑”的问题,人生中最令我恼火的事情是“空耗”。 比如团队协作想做一件明明从A就可以求证到B的事情,但是出于层级管理的要求,出于成绩均摊的目的,偏偏在A与之间要安插上一二三五六七等等诸多不必要的流程。摊上这样的 ...
我希望能够远走,逃离我的所知,逃离我的所有。我想出发,去任何地方,不论是村庄或者荒原,只要不是这里就行。我向往的只是不再见到这些人,不再过这种没完没了的日子。我想做到的,是卸下我已习惯的伪装,成为另一个我,以此得到喘息。——《惶然录》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