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前几年去进修社会学相关课程的时候,课堂上有探讨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有“冲动消费”的问题,当时就接触到一个叫作“消费场景”的概念。
大致的意思是,人在某种环境氛围里面接受到特别的心理暗示,会产生不易觉察、失掉警惕的消费冲动。
这种感觉我在外出旅行时体验过,常常会沦陷在其他城市里装修风格设计感强烈、文艺风格浓郁的文创复合型店铺里,一买起来就会有“失心疯”的感觉。
这种感觉其实中国人是常有的,就是那种“把心一横”式的消费愉悦感,换句挂嘴边上常说的话叫“来都来了”。等到醒过来了再一看,买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嘛。
因为生活里烟火气太重了,所以在那种整体氛围偏向日式清寂的店铺里面,看到陈列出来的一件件精美的居家杂物,总觉得拥有了它就会拥有与之相关的清寂氛围。
但事实上,这些物件搬到家中,除了积灰落尘,沦落在烟火生活里变得平庸之外,并不能将人从日常琐碎中拯救出来。
在那个当下,我接受到店家苦心经营的心理暗示,而这个心理暗示的基底,是作用在我在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缺失上的。
人必定是无法全然拥有一切的,你总有一些缺失,不在此处,就在别处。所以你即便不在日式风格家居杂货里面迷失,也会在修修补补的保养品、花花绿绿的衣衫等等之中迷失。
心理暗示,不仅仅在消费场景里面是这样的模式,在人际交往之中,其实模式也差不多,因为缺失定力,所以更容易被心理暗示左右。
《半山文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某种特别的心理暗示:一个人若没有独立的人格,别人一个眼神,便可以把你关进心牢里,别让自己的灵魂,一辈子都在牢笼中渡过。
在人际交往之中,我们常常有与“给你个眼神体会体会”相关的经验,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比较多“暗示”的信息,常常会被人评价为“情商高”,懂得看眼色。
可是这件事情,也有一个度的问题,一个人想要做成一些事情,如果接收的外部信息太多了,内心的定力又不足,反而会让内心里原本最为直接的想法更容易被左右。如果没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其实是蛮容易误读“别人的眼神”,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身为社会动物,我们需要别人的评价、外部的观感,来校正自己的行径,呈现一个“更好”的自己,但这个“更好”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由内部坚强的构造撑起来的,能看得懂别人的眼色只是依附在此之上的外部要素。
所有的关键节点仍旧是,我们在看明白处境之后,不是人云亦云、随个大流,而是在“做自己”这件事情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