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温柔敦厚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而它恰恰来自于闲适感和安全感,而不是在艰辛之中挣扎的人生。
—— 伯兰特·罗素
文 / 左叔
“热搜”不能多看,看多了有“肺炸”的风险。不过,回头仔细想想,自己其实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哪怕只是一粒“灰”,这年头“落”在谁头上都“扛”不动啊。
求求了,别再落“灰”了,好不好!
一个人、一座城能够做到“遇事不慌”,“淡然处之”,大概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苦难的磨砺,“百炼成钢”了。多灾多难的打击,有事没事来一遍,再机敏脆弱的,为了捱下去,也会变得麻木不仁起来。
这种“不慌”,此类“淡然”,在表情上是冷峻的,但骨子多少有一些“凄惶”,因为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牙关始终是咬得咯吱咯吱地响。
还有一种就是数代闲适安逸之中孕育出来的温柔敦厚,本性纯良。这既可以是人的秉性,也可以是城的格调。
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始终怀抱着“家底殷实”的信念,所以在一些互相倾轧、哄抢争夺之中,仍然会守着规矩、不乱分寸的人,或者城。
有时候,会在史料中看到一些“老钱”们的表情,上面大大方方地写着我们当下心心念念想要的答案。这个答案,真的不是一时、几代就能写出来的。
闲适感从何而来?难道是在加不完的班、拼不完的手速的缝隙中,那片刻短暂的喘息吗?安全感从何而来?难道是“这事自己不做就没有人接手”的责任感吗?
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领悟了“离了谁都转”“没了我也行”,才会有放松下来的闲适心态吧。“你行你请上”“不行我再来”,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安全感吧。这份安定,不仅仅自己给自己个的,也是给所有遭遇危机的艰难时刻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