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浊了,如何还能保持住那少年感

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 莫言 《晚熟的人》

文 / 左叔

“少年感”这个词,这几年被频繁地提及。仿佛吃了“防腐剂”的偶像们,在“医美”科技的强大助力之下,以“皮相”拓展了这个词的“外延”;而我的一位朋友写了一本叫《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书,讲人到中年后回望初心,算是从“本真”丰富这个词的“内涵”。

于是,“少年感”这个字眼里既有无限商机,又有形而上的东西,一条物质的横轴,再加上一条精神的纵轴,框出了一个区间,就看想要拥有它的人,自己从哪个角度去努力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做这种“逆天改命”的事情,总归要付出代价的。

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平凡,根本就不需要活到“一把年纪”,四处碰壁之后才能发现。可能在求学的过程之中,就已经意识到老天和父母给的“本钱”并不多,而自己只有通过努力,不断地学习、操练,才有可能凭借一技之长,找到谋生的途径,在这个看不见生杀予夺的竞争环境之中寻得立足之地。

于是,那些原本做起来多少有些得心应手的事情,在不断地练习、深究、钻研等努力的加持之下,变成了一个人得以傍身的技能,而在一技之长以外,我们几乎都是“低能”的。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看见很多“做大事”的人,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上闹出的笑话。“专才”,必定有其他领域的缺项与不足;而“通才”,会因为用力过于平均,往往处于“略知一二”的低层次水平,却又没有一个过硬的“拳头产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想努力,总归还是有领域可以供你我持续学习的。

在“谦和”这个概念上,中国人习惯拿“水”来作比喻,比如“从善如流”什么的。在学习新知、接纳新物这些事情上,人只有虚怀若谷了,将自己放低了,如水般的新知才会汩汩地注入。而这个问题,反而是人在活到“一把年纪”之后,因为自视不高,因为固守已得,因为担心出丑,不太容易做到的。

有些新生事物,还没有试过,就被归类在不擅长的领域里,自然也就丧失了“试一试”“也许行”的可能性;有些老旧问题,过去因为一时解决不了而搁置许久,原本可以借助外部形势发展变化,以及内在触类旁通的思考来共同解决的,但却因为要“固守已得”,而无心无力再去试错。

还有就是面子问题了,尤其是坐定了某个位置,被一众人追随敬仰之后,更是爱惜起自己的羽毛来,不愿意“自曝其短”让别人看笑话,像少年那般只遂心愿、无所顾忌的横冲直闯没了,那充满好奇、充满渴求的眼神浊了,又要如何才能保持住那份难得“少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