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道半开的门

每个人都是一道半开的门,通往让每个人进来的房间。—— 特朗斯特罗姆 《半完成的天堂》 文 / 左叔 前几天,在微信里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些与孤独有关的话题。当然,最后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人的“原罪”。 刚毕业那会儿,听从父母考进体制内,结果没做 ...
每个人都是一道半开的门,通往让每个人进来的房间。—— 特朗斯特罗姆 《半完成的天堂》 文 / 左叔 前几天,在微信里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些与孤独有关的话题。当然,最后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人的“原罪”。 刚毕业那会儿,听从父母考进体制内,结果没做 ...
母亲节,不能免俗地聊聊母爱这个话题。聊到了这个话题免不了要扯到最近的一个社会新闻。 儿子企图将瘫痪在床的母亲给活埋了,若不是儿媳报警,老母亲可能就要命丧黄泉。被搭救之后。母亲一开始还企图为儿子辩解,是自己爬进墓穴的。最后,我所知道的结果是儿 ...
文 / 左叔 歌手陈奕迅在《你给我听好》中这样唱道:其实你知道 烦恼会解决烦恼 新的刚来到 旧的就忘掉 。这是林夕填给他的,也是讲给我们所有人听的。 因为害怕被人唠叨,因为厌倦被人追问,因为惧怕孤独面对,所以用未来婚姻的烦恼来解决眼下这一地 ...
文 / 左叔 昨天参加了一个类似演讲式的活动,比赛的选手都是小朋友们。一个十岁不到的男孩子,开头表现很好,中间接连两次卡壳在台上,最后草草收尾。演讲结束评委点评时,他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开始抽噎起来,让人看了心疼。 导演把他拉到一旁去安慰,比赛 ...
文 / 左叔 前几年去进修社会学相关课程的时候,课堂上有探讨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有“冲动消费”的问题,当时就接触到一个叫作“消费场景”的概念。 大致的意思是,人在某种环境氛围里面接受到特别的心理暗示,会产生不易觉察、失掉警惕的消费冲动。 这 ...
做你自己,然后去承受你为换取个性而付出的代价。——《力比多记》 文 / 左叔 成年人褪去天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相信“凡事皆有因果”,但凡有“得到”,必然要付出“代价”。即便是令人欣喜的“成长”亦是如此,多半会以失掉很多“乐趣”为代价。 ...
文 / 左叔 我们的教育里面,或者说我们的文化里面,一直在强调“恭谦礼让”,都在引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温良”的人,所以我们看到咄咄逼人的竞争和一心要赢的野心,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会“群嘲”。 比如,看到女演员蓝盈莹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竞演之中 ...
无论你做什么,我都爱你。即使不懂你,我也接纳你。人世寂寞,你一定有你的苦衷。—— 陆茵茵 《台风天》 文 / 左叔 最近一直在读“知识补足型”的书,鲜少读“审美陶治型”的作品,所以读到朱文颖的短篇小说集《有人将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不习惯。总是 ...
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 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间自己的房间》 文 / 左叔 我有一个朋友,是我心目中的“讲究人”。但凡受邀去赴别人的约,多半都不是空手去的。 “伴手礼”也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通常都是时令 ...
希望我们都是只争朝夕,计较的人。永远不会说,来日方长。—— 张晓晗 文 / 左叔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泛泛之交中凡是说“下次约”的局,一般也没有什么下次。有时候碰到有人跟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淡淡地笑一笑,露出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对方也会很 ...
文 / 左叔 做阅读分享活动,被人问到最多的问题,除了如何选书之外,还有就是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常有被家人或者朋友拖来现场参与活动的观众,开诚布公地说,打开书本就犯困、看到字就头疼,这“毛病”还有没有办法“医”得好? 关于这个问题,世面上各 ...
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越来越重要。—— 八月长安 文 / 左叔 人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原生家庭、伴侣朋友以及自我认知。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人生这条路都会走得非常艰难。不要说十几岁的寻亲男孩容易走进“死胡同”,即便是心智成熟的成年 ...
生来是个人,终免不得做几桩傻事错事,吃不该吃的果子,爱不值得爱的东西。 —— 钱钟书 文 / 左叔 离开原先做事的机构,难得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与人讨论到夜深。心无挂碍地过了几年“神仙日子”,说好不闻、不问、不关心的,最终还是免不了要“下场”。 ...
文 / 左叔 每次开家长会都有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自于自己虽然已经完成了所谓的“修炼”,好坏的结果已经摆在了眼前,但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副本”,还得从头再来一遍,永远都是紧盯慢催应对漫不经心,这种心境就是一个字:急。 能感觉到,学校在这 ...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温柔敦厚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而它恰恰来自于闲适感和安全感,而不是在艰辛之中挣扎的人生。—— 伯兰特·罗素 文 / 左叔 “热搜”不能多看,看多了有“肺炸”的风险。不过,回头仔细想想,自己其实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哪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