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炼

昨天,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一位资深电视节目主播聊了一会儿。末了,她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给我。

她说,从业这么多年,已然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现在是眼光向内的状态,想要做一些让自己更为“丰盈”的事。比如,写作。她坦言,这是件令她觉得“自卑”的事情。我倒是觉得,这里面“自谦”的成分居多。

据我所知,她是一直在做精进自己的事情。这是个极为难得的职场状态,在一个行业或者平台呆久了,人是极容易生出惰性,尤其是在做事顺风顺水,什么也不缺的时候。明明可以调用各方资源就能做成的事情,何必要自己劳心劳力、亲力亲为,挽起袖子自己干呢?

这样久了,凭“本事”吃饭的技能都生疏了,沦为靠协调资源找“张哥哥”、“李姐姐”办事,靠“卖脸”、“卖嘴”为生的状态。危机大概就是在此处埋下伏笔的。一遇情势有变,树倒猴散,便会有新的困顿。她们那一行,“错把平台当本事”的例子实在太多,不胜枚举。

她觉得自己写作方面的问题,除了“辞不达意”之外,很多时候是“空有想法”,脑袋里“千军万马”、“兵临城下”,一旦落实到纸面上只有“散兵游勇”、“溃不成军”。有时候想想,最后索性归结于两个字:算了!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1Q84》中留下了一句常被人引用的话,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练。很多人看村上春树,常常绕不过诺贝尔文学奖多年陪跑的梗。

绕着一个“饼”,走了那么多圈,图啥呢?可是,我们都能猜想到,即便是没有“饼”,村上春村还是不停会写下去,而且是不管写得出,还是写不出的状态,以每天坚持写4000字的方式在写。

别人给的永远只是“机会”,只有自己想要拥有的才是“希望”。它是催生一个人不断精进自己的内生动力。当我们对某项技能有“希望”或者“渴求”时,我们不妨先把标准降低一些,4000个字写不出,40个字、400个字或许我们可以。

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能”的问题,最后解决“精”的问题,这大概是一个最为基本的逻辑。脑中推演千遍,不如下手实践一遍。所谓的“磨炼”,必定不是用“想”的。

再举个例子,但凡养花的人都知道,除了开在明面处的繁花,哪家花园漂亮的,后院里不都堆着若干只空盆。这些空盆是“学费”,也是摸熟各类花草秉性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没有空盆,哪来的繁花,没有日复一日的磨炼,用什么来成全你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