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没有在事隔多年之后与你相认

文图 / 左叔

今天下午,在两个会议的间隙,一位认识多年,但已经许久不曾联络的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张我的旧照片给我。他也是因为最近业务不多,工作比较清闲的关系,才得空有时间整理电脑里的旧物。

免不了一番感慨,顺势也聊一聊各自的近况。尔后,又便觉得话题讲空了,便各自知趣地打住。聊天对话的界面,就那么不尴不尬地停在“嗯嗯”“哦”这样的字眼上。

回想起来,与他相识应该也有十来年时间了。认识他的时候,他应该还在上海读书。瘦瘦小小,一张巴蜀人的面孔。仿佛只是一转眼的功夫,他也沪漂了十来年,年纪也慢慢逼近四十。人生的轨迹,各自周转,除了朋友圈里偶尔能够看得到一些近况之外,再无过多的交集。

年少时,秉烛不眠、彻夜长谈的场景,就像是一场遥遥的梦。既有真切的细节,又有恍惚的余韵。

忽然想起,周日去苏州闲逛,遇上十全街的市集。

在迷宫一般的建筑结构里兜兜转转,就在大家排队拍照打卡的泡泡机旁边,忽然就看见一只坐在手推“婴儿车”里面的贵宾幼犬,尔后又看到对面有人在给这只小狗拍照。再看看,手扶着“婴儿车”一起入镜的,竟然也是认识的面孔。

上次主动联系这位朋友,还是要去苏州做新书发布宣传的时候,说起来也六七年时间了。当时算是“人生中的第一次”,独自撑起一场活动的经历相对比较少,主办方也是。

完全陌生的场子,心里是希望有人能够来帮忙“撑场面”的。确实也是幸亏有助力,否则还真不知道会怎样。

时间再往前推,便是这位朋友遇到职场生涯的瓶颈。想从原先供职的机构里面出来,但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一个明确的方向。

那个阶段,我们隔着网络聊过很多,大概也曾给过来苏州试一试的建议吧。可能也是因为,有了先陪着逛古城、看金鸡湖的“前因”,才有了后面报名、面试以及最终成功入职的“结果”吧。

记得这位朋友七八年前有养过一条黄金猎犬,而眼前却是一只贵宾的幼犬。站在对面拿着手机拍照的,也是一张从来不曾在其朋友圈里见过的面孔。

想想还是忍住了,没有去打招呼,最终也“顺势”忍住了,没有透过微信强行聊起。就当擦肩而过,不曾见过那只幼犬。

活到这般年纪,有些情绪能够敏锐地感知到,却依旧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得出。

勉强组织一下语言:我常会觉得,活到某个年纪之后,越发地意识到,人像孤独旋转的天体,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看不见的引力牵绊,但也未必需要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排除万难、见上一面、把事摊开、话都讲尽……

有时候,默默地看在眼里,知道彼此都在为各自当下的生活努力着、把握着、庆幸着、纠结着……可能也是各安其所的好归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