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终将发现,每个角色都曾扮演过

文 / 左叔 每次开家长会都有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自于自己虽然已经完成了所谓的“修炼”,好坏的结果已经摆在了眼前,但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副本”,还得从头再来一遍,永远都是紧盯慢催应对漫不经心,这种心境就是一个字:急。 能感觉到,学校在这 ...
文 / 左叔 每次开家长会都有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来自于自己虽然已经完成了所谓的“修炼”,好坏的结果已经摆在了眼前,但是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副本”,还得从头再来一遍,永远都是紧盯慢催应对漫不经心,这种心境就是一个字:急。 能感觉到,学校在这 ...
文 / 左叔 做阅读分享活动,被人问到最多的问题,除了如何选书之外,还有就是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常有被家人或者朋友拖来现场参与活动的观众,开诚布公地说,打开书本就犯困、看到字就头疼,这“毛病”还有没有办法“医”得好? 关于这个问题,世面上各 ...
希望我们都是只争朝夕,计较的人。永远不会说,来日方长。—— 张晓晗 文 / 左叔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泛泛之交中凡是说“下次约”的局,一般也没有什么下次。有时候碰到有人跟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淡淡地笑一笑,露出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对方也会很 ...
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 毕淑敏 文 / 左叔 世间很多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忽来一阵急雨,总是那些没带伞的孩子跑得飞快。没了依仗, ...
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看到的都是困难;而乐观者则在困境中洞察良机。 —— 温斯顿·邱吉尔 文 / 左叔 求好心切可以理解,但好心也有可能把事情给办坏了。柴米油盐这等烟火小事,本该在鸡毛蒜皮里“自然生长”,凭空造出个“完美方案”,被打脸也就在所 ...
文 / 左叔 喜欢一个人常常说不出理由,讨厌一个人也是。 过去有一些临时团队的经验,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通常很快就能识别得出,哪些人是怀揣着什么想要融入这个临时团队,或者想要接近某个人的。 这几年,即便是未曾谋面,只是在一个“微信群”里 ...
要在世俗的雨里,决定成为自己。 —— 廖伟棠 《我偏爱读诗的荒谬》 文 / 左叔 一年读五六十本书,其中必定有两三本是诗集。 就像庸常生活偶尔需要“旅行”来调剂一样,可以将人从“知识补充”的理性思考,以及“审美陶治”的感性体验等,如此“目的 ...
天真不一定好,世故也不一定坏。未经世故的人习于顺境,反而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人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 奥斯卡·王尔德 《温夫人的扇子》 文图 / 左叔 不知道从哪里刮来的一阵“邪风”,明明有些事情是可以放在工作时间里完成的,硬是生 ...
一味冲谦自牧,容易变成晦黯枯涸。终身狂放不羁,又往往流于轻薄可笑。 —— 木心 《琼美卡随想录》 文 / 左叔 “谦冲自牧”这个词,现如今很少用到了,大概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谦虚谨慎、自我克制。唐朝宰相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云:“念高危,则 ...
文 / 左叔 昨天中午和人谈一些来年的规划,末了说了两句各自孩子的教育。小升初“择校考”近在眼前,其实各家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往前赶。身为父母的我们,内心里也藏着一些已经浮动的思量。如果你有孩子,相信也会一样。 本地的教育一直被诟病,身边人的 ...
文 / 左叔 读《莫砺锋讲唐诗课》,自然会绕不过李白和杜甫这两颗诗坛“双子星”,自然也会提到彼此间的差异,大时代在创作者的作品和人生际遇中留下的印迹。 读着读着,忽然心里便浮现一个离着现实生活特别远,且又非常模糊的念头:身为社会动物,我们是 ...
文 / 左叔 时光无情,它想带走什么,从来都不打招呼。与皮相的磨损相比,一颗赤子之心更是难留。 我们无法将历练积累出来的世故埋没在心底,佯装出一派天真来,人前永远是一副坚硬的铠甲,千疮百孔的内心,很多时候只给熟悉亲近的人。温良理智都给了外人 ...
你可知道,我总是在日暮时分,书影与书影之间,宁静的悲哀里,最想念你。 —— 亦舒 《如果墙会说话》 文 / 左叔 经历过此前闭门不出的日子,方才觉得能够一直保持住某种生活节奏,会令人因为“如常”而拥有那么一点点难得的安全感。然而,生活充满无 ...
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T·S·艾略特《小吉丁》 文 / 左叔 读蒋勋的《美的沉思》受到某种启发,再看中国人做事风格,就会想要找到其中绵延的“线性”。 如果文明可以用符号代替,古埃及 ...
文 / 左叔 有几年,常和年轻人打交道,从面试监考、入职培训开始,到后来的人事管理、调职晋档、公选谈话等诸多杂事,都会有所接触。 有时候,看到坐在对面的年轻人,眼神里面掺杂了一丝期许和犹疑时,就会想到刚入职场时的自己,曾经也是这样怀揣着忐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