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炼

昨天,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一位资深电视节目主播聊了一会儿。末了,她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给我。 她说,从业这么多年,已然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现在是眼光向内的状态,想要做一些让自己更为“丰盈”的事。比如,写作。她坦言,这是件令她觉 ...
昨天,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一位资深电视节目主播聊了一会儿。末了,她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给我。 她说,从业这么多年,已然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现在是眼光向内的状态,想要做一些让自己更为“丰盈”的事。比如,写作。她坦言,这是件令她觉 ...
文 / 左叔 作家周国平曾说,在某一类人身上不值得浪费任何感情,哪怕是愤怒的感情。我把这一点确立为一个原则:节省感情。读到这句话之前,我一直想劝劝我认识的那几位,常与上司、同事、小贩、服务生等“闲人”生出些“龃龉”的朋友们,但一直以来都没有 ...
文 / 左叔 人生不及等,常常就等成“空余恨”。 心里想着忙过这几年就要多陪陪孩子,一抬眼孩子已经跟自己一般高了。当初怀着一颗卑微和忐忑之心期待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你就大而化之地错过了他的成长。你有你的不得已,你也有你的苦衷。然而时光是无 ...
文 / 左叔 三不五时,就会听见身边比我还要年轻一些的朋友抱怨:今天又是不想上班的一天、今天又是出卖灵魂和时间的一天、今天又是困在会议里无法脱身的一天、今天又是被领导乱喷的一天、今天又是茶水间讲“八卦”的一天…… 确实,为人民服务、实现自我 ...
那些在生活中为你让步的人,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人,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情谊。 —— 杨昌溢 文 / 左叔 人与人情分的边界,其实挺难把握的。对于我而言,最多的问题是常常过于热烈。有时候不管对方是谁,认识多久,有没有其他接触,往往都是该说的,不 ...
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 莫言 《晚熟的人》 文 / 左叔 ...
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文 / 左叔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好像劝人向善这件事,是需要先有吃过苦的立场才可以做,否则就只能闭嘴。未必人人都有机会先吃过苦,但是公允的善恶是非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 ...
- 文 / 左叔 《这么远那么近》最早的那个版本,原是两位香港歌手珠联璧合式的绝唱,无奈岁月流转,一位已经作古,一位不便提及。港乐丰华绝代,大势已去,余韵里依稀有“听者有心”的当年情在流转。 我们那一代人,多多少少受过港乐、港剧的洗礼,自然 ...
文 / 左叔 平常嬉笑怒骂、怼天怼地的人一旦正经起来,你会看到他骨子里严肃认真的那一面。 只不过,在过往的环境之中,这一面被时运压抑着,没有施展的空间,满腹的才华就水道渠成往“脱口秀”方向去了。 昨晚,某人又喝了,在群里说了说自己近来的烦恼 ...
每个人都是一道半开的门,通往让每个人进来的房间。—— 特朗斯特罗姆 《半完成的天堂》 文 / 左叔 前几天,在微信里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些与孤独有关的话题。当然,最后绕来绕去,还是绕不过人的“原罪”。 刚毕业那会儿,听从父母考进体制内,结果没做 ...
很多无解的事情,我们无法归因给自己,就将它推给命运、星座或者其他外在的东西。仿佛只要推出去,这些事情最终的恶果便与我们无关了,再也不能将错误归结给自己。 一直以来,都信奉人生是由诸多选择连缀而成的,虽然这些选择中有一些是情势所逼,各人造业各 ...
文 / 左叔 在微博上参与了#别再拿杀妻案恐吓女性#的话题讨论,然后被推上了热搜。平日里犹若拥有众多“僵尸粉”的微博,忽然间便多了很多留言、转发和点赞,阅读量更是抵达惊人的400W+。何德何能,值得如此。 巨大流量的负面,是被各式各样的曲解 ...
- 文坛泰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了一句: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 这句话后来一直被人引用,抄来抄去抄久了,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聪明的,以此做一些类比,但总让人觉得欠些火候;不聪明的直接上来换掉 ...
文 / 左叔 恋人之间的索求,有些时候是无理的,更多的时候是无度的。然而,有时候彼此都期待着这些无理、无度的要求,能够被满足。然而,在这个被满足和满足对方的过程之中,坚定彼此的亲密关系。 我们应该都曾有过类似的一个经验,一个人明明在职场环境 ...
无论你做什么,我都爱你。即使不懂你,我也接纳你。人世寂寞,你一定有你的苦衷。—— 陆茵茵 《台风天》 文 / 左叔 最近一直在读“知识补足型”的书,鲜少读“审美陶治型”的作品,所以读到朱文颖的短篇小说集《有人将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不习惯。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