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之处定有磨炼

昨天,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一位资深电视节目主播聊了一会儿。末了,她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给我。 她说,从业这么多年,已然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现在是眼光向内的状态,想要做一些让自己更为“丰盈”的事。比如,写作。她坦言,这是件令她觉 ...
昨天,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一位资深电视节目主播聊了一会儿。末了,她说了几句掏心窝的话给我。 她说,从业这么多年,已然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现在是眼光向内的状态,想要做一些让自己更为“丰盈”的事。比如,写作。她坦言,这是件令她觉 ...
每天能为世界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我一天最重要最美好的事情了。尽管这个世界破洞百出,但真的不用担心唷。每个破洞都会找到一个补洞的人。 —— 几米 《躲进世界的角落》 文 / 左叔 眼下焦灼的事情,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让我看到了,一些平时 ...
文 / 左叔 与隔壁家有高考生的家长比起来,最近这两天我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紧张感”和“小失落”显得微乎其微了。今年江苏首考“全国卷”,总分重回750分,这些大的改革变动,所带来的是整体情绪上的不安,势必会波及到每一个家庭。 距离自己高考, ...
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 莫言 《晚熟的人》 文 / 左叔 ...
文 / 左叔 很多人害怕面对选择,其实不是选择这件事情本身,而是选择之中的取舍以及由取舍带来的“蝴蝶效应”。面对未知,人总是有一些担心的,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无论是基于“基因算法”,还是“现实考量”,我们在两者平衡悬殊较大的“大是大非”面 ...
做你自己,然后去承受你为换取个性而付出的代价。——《力比多记》 文 / 左叔 成年人褪去天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相信“凡事皆有因果”,但凡有“得到”,必然要付出“代价”。即便是令人欣喜的“成长”亦是如此,多半会以失掉很多“乐趣”为代价。 ...
文 / 左叔 “杭州杀妻案”一出,“绿茶林有有”一播,着实是让一部分姑娘恐婚了。 这两件事情太有“代入感”了,一个代入的是生活细节,一个代入的是日常相处。每天同床共枕,不知道哪一天会因为窒息而无法醒来;全身心扑在一个家上,相父教子居然会被嫌 ...
重要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人也越来越重要。—— 八月长安 文 / 左叔 人生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原生家庭、伴侣朋友以及自我认知。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人生这条路都会走得非常艰难。不要说十几岁的寻亲男孩容易走进“死胡同”,即便是心智成熟的成年 ...
真实的自我就像月光下的海,庞大,安静,想证明给别人看的时候,却只能拍出一团焦糊的黑暗。 —— 《时间的女儿》 文 / 左叔 昨天下午有个会议,需要请假回去处理一下。起身回去之前,估摸了一下工作量,又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午餐一吃完就走。 十二 ...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温柔敦厚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的,而它恰恰来自于闲适感和安全感,而不是在艰辛之中挣扎的人生。—— 伯兰特·罗素 文 / 左叔 “热搜”不能多看,看多了有“肺炸”的风险。不过,回头仔细想想,自己其实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哪怕 ...
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文 / 左叔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好像劝人向善这件事,是需要先有吃过苦的立场才可以做,否则就只能闭嘴。未必人人都有机会先吃过苦,但是公允的善恶是非多数人心里还是有一 ...
- 文坛泰斗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了一句: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 这句话后来一直被人引用,抄来抄去抄久了,也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聪明的,以此做一些类比,但总让人觉得欠些火候;不聪明的直接上来换掉 ...
文 / 左叔 有一年秋天,和一位比我离“财富自由”要近超多的朋友去附近的小镇吃蟹,席间喝了点酒,粗略地聊了聊“发家史”。 他感慨说,自己最有“奔头感”的时候,不是手头宽绰“想去哪儿拍,就去哪儿拍”的这几年,反而是手头比较紧、生意虽然难做、但 ...
文 / 左叔 平常嬉笑怒骂、怼天怼地的人一旦正经起来,你会看到他骨子里严肃认真的那一面。 只不过,在过往的环境之中,这一面被时运压抑着,没有施展的空间,满腹的才华就水道渠成往“脱口秀”方向去了。 昨晚,某人又喝了,在群里说了说自己近来的烦恼 ...
当一个人开始试着取悦自己而同时不让他人烦恼时,他的拥有,即是自由。 —— 秋微 文 / 左叔 早上晚起了二十分钟,如常的节奏被打乱了。起床后,整理完房间、打理了阳台、拍了几张三角梅的照片,就彻底来不及灌一壶咖啡再出门了。作为一个咖啡因中度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