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那些各具特色又极其灵动的独特性

郭浩 著 / 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 / 中信出版集团 / 雅信工作室 / 试读购买 / 电子书资源库

文图 / 左叔

在读这本《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之前,我读过《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那本书给我一个非常强烈的“拯救”意识。自家原先便有的东西,并不知道珍惜。待到别人将其发扬广光之后,才意识这些东西的可贵。于是生出警惕之心,再回过头去做保护的动作。然而,很多极为美好的事物,会随着时代的演进失掉了“实用”的根基,只能存留在博物馆的展架上、研究专著的纸面上,而无法在烟火生活扎根,汲取到生生不息、不可磨灭的力量。

与前一本系列丛书当中保护的忧思与文化的厚重相较,这本《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在形式上要“轻巧”许多,但在主旨上同样是深刻的,一图、一色、一页讲解的100讲色彩通识,所做的努力就是将这些以文字表述的中国传统色,重新“拍”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有些已经无法在当代生活中“还原”的色彩,这本书也想尽办法讲清其出处与渊源。这些文字虽短,但包含非常饱满的信息量。在我的理解里,更像是一个“索引”,引导着有兴趣的人会着某个类目,自己可以再度去深掘往前。

在我的理解里,中国传统色的斑斓与缤纷,依旧闪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只不过中国传统色的色彩名以汉字表述,虽有朦胧微妙的美感,但缺少工业标准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品质控制所需要的“准确”,因此不可避免地从诸多规模化的制造领域之中被剥离了出去。而CMYK/RGB等标记色号的数值,虽有缺少美感,不是专业人士看到根本无法唤起曾经 对于色彩的体验,但却因为足够统一与准确而被更为广泛的普及与使用。

“中国传统色”系列丛书的作者郭浩,以及他身后一大群致力于将传统色发扬光大的“保护者”,现如今所作的诸如以标准化的数值来“校正”中国传统色、著书立说来推广中国传统色,其实是在努力地推动中国传统色重新与生产制造领域产生新的链接。但我个人觉得,中国传统色这些特别有美感的色彩名字,真正有价值的领域可能并不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而是在我们每个人读到这些色彩名称时,内心里经历和感受到的“审美”的愉悦感。

当我们读到“云过天青云破处”,读到“暮山紫”这些标记颜色的中国传统色彩名称,过往生活里积攒在记忆里的现实体验,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的美好,会被一一唤醒。如此此刻这些颜色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例与应证,标记着色彩的那几个字就已经不是单纯的那几个字了,而是物与我,时间与空间,想象与现实等诸多元素的交织在一道了。此类欢愉的体验,会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此类身心灵的愉悦有时无法与他人分享。

所以,我想说的是,中国传统色虽有某个既定的色彩名,但同一个色彩名所指代的颜色,有它的宽泛和不确定,对于每个“望文生义”的感知者而言,读到或者知晓这些色彩名,所能获得到的认知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保护这些中国传统色,我们在本质上并不是诉求趋同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相对稳定的传承,保持住这些各具特色又极为灵动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