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思虑良久的,曾有人一语道破过

文 / 左叔

做阅读分享活动,被人问到最多的问题,除了如何选书之外,还有就是如何培养阅读兴趣

常有被家人或者朋友拖来现场参与活动的观众,开诚布公地说,打开书本就犯困、看到字就头疼,这“毛病”还有没有办法“医”得好?

关于这个问题,世面上各式各样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派系,什么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喽,什么21天培养一个好习惯喽,如果展开来讲,可能会是一本书的体量。但我觉得这些方法论都只是专攻“行为模式”,没有解决“自我需求”上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相对基础的“欲望”,一个是求生欲,直白地说,就是活着嘛,也就是马斯洛理论最底层的那个生求需求;另一个是求知欲,换句话说,就是更好地活着嘛,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更加准确和充分的认识,以避免各式各样的外部风险、应对各式各样的形势挑战等等。

这两个相对基础的“欲望”都指向人类的学习能力,这个能力如何被激发出来,可能还是要靠一个人的“危机意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平顺之中看到潜伏的危机,时刻处于一种“生存竞争”的战斗准备状态中,那么他对于阅读求知一定是有主动意识的,一定不会执卷在手,倦怠上头的。

当然,如此仅以这样的目的来理解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过于“功利”了一些。们在阅读之中的获取还有灵魂安抚。有一类作品,它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但它可能让我们得到情绪上的宣泄,会笑、会哭、会有人物的投射、会觉得精神和情感得到了巨大的抚慰,会有审美上的满足。

这一类阅读之于我们的功效,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一定是“潜移默化”的浸润。那些本以为读完就忘记掉的字句,会在人生的某个关键处忽然闪光,并且照亮你想要前往的方向。

在我个人印象里偏向“箴言系”的美国作家、思想家、诗人爱默生,曾经在《我的信仰》中这样写道: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这句话放在阅读之中,就是写作者与读者之间隔了时空的共鸣。我们思虑良久,明明已经感知到的那些内容,因为能力受限,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的那些内容,被写作者用极为凝练的字句一一讲出,心底会翻涌出诸多情绪,这些情绪会让你找到阅读的乐趣。

我们会在这些字句里,看到了过往中的自己曾经经历的苦难与得到的收获,看到了方向更为明晰的未来,也看到了当下更加坚定的自己。这感觉是非常微妙,如果你有机会在阅读体验到这样的感觉,相信你会爱上被人“一语道破”所带来的认同感,进而拥有更加深入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