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的轰轰烈烈得放在时过境迁后来解读

文图 / 左叔 有些书,过了它的热门效应阶段再去读它,才有可能体会它的价值是一时的,还是可以传世的。央视新闻人白岩松先生的《万事尽头,终将如意》大概就是这样一本需要放一放再去读的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18年的1月份,距离巴西奥运会已 ...
文图 / 左叔 有些书,过了它的热门效应阶段再去读它,才有可能体会它的价值是一时的,还是可以传世的。央视新闻人白岩松先生的《万事尽头,终将如意》大概就是这样一本需要放一放再去读的书。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18年的1月份,距离巴西奥运会已 ...
文图 / 左叔 201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将宗白华先生美学论著集辑出版了一本名叫《生如蚁,美如神》的书。因为年代时限的关系,宗白华先生的很多文字作品已经超过了著作权法保护年限进入了公共知识领域。现如今的出版市场过往的名家诸多集辑作品不断涌现 ...
文图 / 左叔 读熊培云的《追故乡的人》,一页图片后面缀些文字的排版布局,自然会想起台湾资深摄影师阮义忠那一本的《正方形的乡愁》,都是乡愁为主题的图文作品,但读下来的感觉还是略有区别的。《正方形的乡愁》的图片是精致的、有巧思的,放着诸多技术 ...
文图 / 左叔 不知道为何会怀抱着某种偏见来读这一本书,可能是“八月长安”这个笔名的关系,也有可能是作者介绍里面写着“哈尔滨市高考状元”这样的头衔,让人觉得“薄”。破了卷之后,心思沉下来,慢慢读进去后,第一时间的感受还是不错的。虽然受限于人 ...
文图 / 左叔 葛亮的散文集《小山河》读完的第一感受是略微杂了一些,前后之间有一些类似舞台调度换幕转场的感觉,虽然“时代洪流潜没于日常”的主旨仍旧在。相较于文集后半部分“谈艺录”式的创作感受谈,我比较偏爱这本散文集前面的内容,那些民国旧事以 ...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 假使你觉得快活, 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 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 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钱钟书 文图 / 左叔 少年时,在《读者》或者《青年文摘》上读到鲍尔吉·原野的名字,会以为是谁在模仿“王尔德 ...
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林海音 提到林海音,自然就会想到《城南旧事》。而我是先看了电影,再读到文字的。现如今回想,已经没有了对电影的整印象,只记得现如今被岁月催逼得要演“皇帝老儿”的张丰毅在那部电影里还是极青涩的,演了 ...
文图 / 左叔 我对梁欢的了解是非常浅薄的,在读这一本《我说的不一定对》之前,我只听过他的一张专辑,对他的毒舌略知一二(主要是微博上对当时挺火的某卫视歌唱类节目的点评)。我与他最“深入”的交集,是我在没有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盗用了专辑某首歌 ...
文图 / 左叔 小野,挺普通的一个网名。我至少有两个朋友都叫这个名字,一男一女。 男的原先是业内领先的某地产公司做事,后来出来自己创业,出过书、做过平行进口车、干过自媒体,当然也做微商卖过各式各样的杂货。小野这个名字,只是他众多网名和身份标 ...
文图 / 左叔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郑嘉励先生,毕业于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脑海中曾经一闪而过的“残念”——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他在《考古的另一面》这本文集的某篇里提到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得知“跳出农门”的喜悦以及要读这个“上班就 ...
文图 / 左叔 生而有涯,阅读无边。有生之年,想要在阅读上做某个类项的穷尽,也几乎断定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不去浪费时间精力成本,尽可能地读到更多有价值的书,也许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去读所谓的“口碑之作”。然而,这也不是最保险 ...
文 / 左叔 & 图 / 米妮 小时候总有一些歌,不知不觉间被孩子们给唱歪了,似乎每个孩子都在唱“歪”的过程中抖着各自的机灵,乐此不疲。譬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天天不迟到, ...
文图 / 左叔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一生记忆的开端吧?人生开始记事的那一刻。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深藏在记忆里的画面,是一只靠窗的五斗柜,旧式杂木做的 ...
文图 / 左叔 去过苏州寒山寺的朋友,大概都会惊异它的小。我陪一位外地的朋友去过,结束后他戏谑地跟我说:这庙也太小了吧,站在收门票的地方我就瞧见送客的出口了。他说的是夸张了些,但寒山寺与苏州其他几处景点相较的确是不大。可是苏州经典旅行线路上 ...
如果失去对生活美学的尊重,人活得再富有,也会对所拥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蒋勋《品味四讲》 文图 / 左叔 世间万物,人最有趣。与人群走得越近,越容易看到他们眼神中闪烁着的源自内心的底色。这抹底色,通常与他们外在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并不太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