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他来,允许他走

爱不是挽留的理由,爱是允许他来,允许他走。—— 《空谷之声》 文 / 左叔 生活在“消费主义”时代,常常会接收到各式各样的“心理暗示”。 不必去滑一滑各款“种草”APP,哪怕只是无意中浏览某张图片,若是这图片里有暗合了你心理或者物质上空缺的 ...
爱不是挽留的理由,爱是允许他来,允许他走。—— 《空谷之声》 文 / 左叔 生活在“消费主义”时代,常常会接收到各式各样的“心理暗示”。 不必去滑一滑各款“种草”APP,哪怕只是无意中浏览某张图片,若是这图片里有暗合了你心理或者物质上空缺的 ...
我们唱天行有常,我们唱格物穷理,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胡适 文 / 左叔 这几年,小城的独立咖啡店越来越多,有几家会经常光顾。 常去,自然是有原因的,比如说特别喜欢某家营造出来的风格调调,再比如说特别喜欢某位咖啡师的手法 ...
原谅我,为了遮人耳目,我歌颂爱情却没提你的名字。 —— 苏利·普吕多姆 文 / 左叔 眼下之事,确实是面”照妖镜“,什么牛鬼蛇神经此一”疫“,全部都放出来了。 原本深埋在底层的,很多不智、不义、不仁、不作为等等,在如此剧烈的变化和动荡之中, ...
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林语堂 文 / 左叔 这年头,看别人眼色行事,是极容易被识破的;反而是那些为了彰显个性而“玩个性”的人,相对难以识别一些。常常搞不清楚是真的莽撞,还是假的清高,抑或者虚 ...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散烈烈朝晖之时。—— 史铁生 《我与地坛》 文 / 左叔 昨天下午听了一个讲座,上海辰山植物园刘夙做的题为《我从远方赶来,赴夏花一面之约 ...
- 有时候,我会意识到“书不能读得太多”、“也不能全信”。 当你被另一个视角点醒的时候,会有一丝丝羞愧感,对自己过往中诸多无知的举动感到抱歉;还有一点点“想要报复”的冲动,对将自己的眼睛蒙蔽多年的那双手。 关于我们“引以为傲”的智力以及思维 ...
文 / 左叔 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我觉得令人感觉到最为难受的,已经不是未知的恐慌了,而是困在“悬置”的状态中。 这一次也是。上上周,很多事情,已经与合作方谈妥了细节,有些需要提前准备的文稿演示,也是加班加点、紧赶慢赶做好了。偏偏是在时间安排 ...
文 / 左叔 读书的时候,历史学科的老师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历史局限性”,无论是雄才大略历史风云人物,还是极具创新精神的科研成果,因为受限于时代环境、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存在某种“天然”的缺陷。此类缺陷,不是主观上不想克服,而是现实里无法 ...
文 / 左叔 昨天晚上回家路上,和孩子有关于玩手机游戏的讨论。因为疫情防控期间上网课的关系,孩子在过去的一年密切地接触电子产品,她倒是对游戏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原先喜欢看纸质书放松的习惯,轻易地就变成了看pad上的视频内容或者手机短视频内容。 ...
人能四处走走,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总比闷在家里要好。 别老是借口夏天热、冬天冷,多到外面看看去。或许会遇上许许多多新的、旧的回忆。—— 岛田洋七 文 / 左叔 人和人的不一样,不在现在,也不在未来,而在携带着怎样的过往。而过往从何而来 ...
文图 / 左叔 年轻人都说“ddl(deadline)是生产力”,仿佛是个一夜之间新造出来的梗。作为经历过纸媒时代,曾经写过“杂志专栏”的人,自然会觉得这个梗,其实并不新鲜。 不像如今的网络媒体,多一条少一条关系不大、长一点短一点也没有什么 ...
文 / 左叔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入职工作这二十几年,常常会被抽出去做临时项目,时间有长有短,地点有远有近,任务有难有易,团队有大有小,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处理各式各样的关系,每次的体验都有非常微妙。 有一次北上,做的项目因为涉及敏感,临时组建 ...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生活里看着“好端端”的人,一旦站上舞台或者出现在电视屏幕里,哪怕只是手机录制的视频里,有些“小毛病”就显得很突兀。 比如,左右肩不一样高低、说话的时候喜欢歪着头,手持话筒的时候紧握着底部、行走时松垮的步态、站立时前挺的 ...
希望有一天,可以仅仅为了「我喜欢」这三个字去做事。—— 夏遇 文 / 左叔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近来播到了大结局,相比于另一部同样也是反映北京生活的“悬浮剧”《北辙南辕》,这部剧显然要“接地气”许多。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北辙南辕》就不够 ...
文 / 左叔 因为入手不太好养的油画竹芋,最近在绿植这个领域钻研得比之前又深了不少。再加上,之前读过护林员出身的德国自然主义作家彼得·渥雷本的一系列关于森林植物的书,理论加上了实践,最终还是慢慢摸索出一些心得,如何将这些“难伺候的主儿”伺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