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那条路,总想走别人的路

文 / 左叔 无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都挺不容易的。 因为总有像我这样的叔叔,在半道中跳出来,跟你说“这这这要如何如何、那那那要怎样怎样”,一副要拯救你于水火的样子。全然不顾,有些饭要自己吃, ...
文 / 左叔 无论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都挺不容易的。 因为总有像我这样的叔叔,在半道中跳出来,跟你说“这这这要如何如何、那那那要怎样怎样”,一副要拯救你于水火的样子。全然不顾,有些饭要自己吃, ...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觉得别人怎么看自己都无所谓了。本来别人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在乎他人的事。而为了毫无意义的虚荣放弃想做的事,也太傻了。—— 山本文绪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文 / 左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一个关于心理疾患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心 ...
文 / 左叔 这几年,遇到有人想要听听我对他某个人生方向的意见时,会有所警醒和克制,尤其是涉及到“私事”的时候。 不再像三十出头的年纪,担心自己不用力去“劝”,对方可能会“犯傻”,常常会“掏心剖肺”地将一些话给“讲尽”了。 选择更加克制,倒 ...
一旦勉强为之,过后必然会反弹到自己身上,所以我把尽量不勉强自己当成了人生信条。 —— 小川糸 《岁月的针脚》 文 / 左叔 上一次号啕大哭还是两年前的2月7日。 在朋友圈里,看到北京的一个朋友,在雪地上写了一行大字,“Chui Shao R ...
文 / 左叔 昨天,有人在群里圈我,给我提了一个问题。 说学校课堂上布置的作文,是让四年级的孩子写散文诗,虽然自己算是读文科的,但也是多年不怎么接触写文章了,平常也不读此类作品,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要找谁的作品给孩子参考参考。 我觉得这个题目太 ...
我知道月光不会为我停留,也知道夏风永远短暂,可我仍会为那零星光亮奋力奔跑。—— 低眉颂 文 / 左叔 事实上,我们其实都是能够非常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着一些我们或许根本就无能为力的事情。可是,在无能为力的结果已经写好的情况下,做这件事情 ...
文 / 左叔 年轻的时候挺害怕消磨的,尤其是那种日复一日、一眼望不到边的工作或生活。当时的工作还是比较呆板的,虽然我已经想尽办法将它变得有生趣一些,但仍旧改变不了它其的按部就班的规律性。 到了快结婚的年纪,对于婚姻生活也是心怀恐惧的,最担心 ...
我正在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颜料持久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这便是我想到的,我能够和你共享的永恒。 —— 纳博科夫 《洛丽塔》 文 / 左叔 频率对的人交流,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有些尴尬的场合,忍到实 ...
文 / 左叔 有好几次,一开始都是自己先把自己吓着了。人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千头万绪摊开在自己的面前,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整理起来,既有没有底气的不自信,也有投身其中牺牲是否值得的不确信,更多的还是在想接下来这些日子要怎么熬才能熬得过。 ...
文 / 左叔 最近一段时间,尝试去听了几节表演的课程,困在老师布置的一个剧本里面,有点走不出来。 剧本截取自北京人艺的大戏《吴王金勾越王剑》,选取是范蠡“访美”西施的片断。六页纸的台词,两个人的对手戏,几乎没有大的舞台调度和推动情节变化的外 ...
以前常在热闹非凡的场合里因为觉得无能、无趣而提前默默离席。现在想想好像这样也还不坏,至少总比在人群散尽、灯光黯淡、杯盘狼藉的时刻,发现现场只剩一个疲惫、孤单、空虚的自己好多了。—— 吴念真 文 / 左叔 昨天晚上,去文化馆听了一堂“表演课” ...
文 / 左叔 昨天晚上回家路上,和孩子有关于玩手机游戏的讨论。因为疫情防控期间上网课的关系,孩子在过去的一年密切地接触电子产品,她倒是对游戏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原先喜欢看纸质书放松的习惯,轻易地就变成了看pad上的视频内容或者手机短视频内容。 ...
畅销书作家刘同在《我在未来等你》中这样写道,我以为一个人要很优秀,才能被人喜欢。其实只要一个人足够热烈,就一定能点燃另一个人。以我对他浅薄的了解,优秀不优秀,我不敢断言,但努力成为优秀那些人,是一定的。 早上起床后看到这句话,心里第一时间想 ...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 毛姆 文 / 左叔 偶尔有点拖延症,未必一定就是件坏事。 去年春天,受网络图片满屏“仙气”的诱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网购了一盆铃兰苗。收货开箱之后,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卖 ...
文 / 左叔 养儿方知人间有“轮回”。女儿进入“青春期”之后,我才更为强烈地意识到“报应”这个字眼所具备的“现世”意义。 当她梗着个脑袋跟我“犟”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是如何在站在父母面前“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内心极为“幼稚”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