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着不顺的流年,早一天翻篇

文 / 左叔

前几年,因为宣传新书的关系,我的朋友圈开始变得“复杂”,常常有一些在活动中加了微信,但事后又不太联络的外地朋友,加上我这几年记忆力衰退的厉害,时间一久便忘记了朋友的“出处”,常有张冠李戴的笑话。

我也实在想不起来,是几时开始认识 Vincent的,以及具体是什么契机。勉强知道,大概是某个微信群里面认识,尔后加了微信。这两三年时间,彼此的互动并不多,充其量是人海中萍水相逢、朋友圈里点赞之交。

Vincent的朋友圈离着我的生活特别远,他的主业是公务包机,诸如庞巴迪环球快车5000、达索7X等等从未见识过的机型,纽约至夏维夷、洛杉矶至纳什维尔等等从未飞过的航程,动辄20W起的报价,离着我两脚着地、十指敲键的烟火生活太远了。

他还有份副业,同样也远离我的生活。开在广州、深圳等多处的高端订制西服品牌。有一段时间,品牌来上海做宣传,他也曾想邀请我去看秀。我摸了摸口袋,还是觉得不太好意思。毕竟是那种5W起,全国上门量体试衣的level,我就算扇自己几个耳光,也不至于胖成那样。

朋友圈里面,其实也能看得出来,Vincent是个家世教养都很好的年轻人,也是有才情的。红砖大厝、祖庙宗祠的照片,每到年节时,他身上闽南人身上的传统仍旧是在的;会弹钢琴,即便只是15秒的短视频,也会觉得没有“手生”;偶尔会看到他在餐桌边上加班做航程资料的照片,也会觉得都已经是“衔着金汤匙”了,还要这么拼吗?

今年大家都不太顺,航空业尤其受冲击比较大。早期是很多行程都取消了,需要四处揽客源;晚一些是航线受限,纷纷地想要回来,一下子从“门可罗雀”变成“一票难求”。各种境况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太好做。副业经营状况想必也难吧,连一些大牌都在“自降身价”或者“转型减产”来求自保,小众品牌的“高订”大概也不可能跳出如今的大环境一枝独秀。

原先,我觉得他是个挺有思路的人,两项事业之间的客群基本上是重叠的,会互相借力。现如今看来,事业之间如果重叠度太高了,在巨大的冲击面前,抗压性会稍微弱一些。谁都懂“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跨界,跨到自己“无力负荷”的领域里去。

前调查记者柴静早年的作品《看见》中有这样一句话: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对于Vincent而言,现阶段离着“失败”还远着呢,但整个行业大浪淘沙的危机感却是近在眼前的,是“一条道走到黑”式的坚持着,还是根据外部情势及时做一些调整和止损,都注定了不是好走的路。

作为一个双脚着地、十指敲键的局外人,我只能将一份祝愿送给他,也送给正在踌躇着不知道如何向前的所有人:愿这不顺的流年,早一天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