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大部分选择或许都是偶然

文 / 左叔

这几天,各省区高考的成绩陆续放榜,因为“高考状元”这样的提法今年已经三令五申不允许再“炒作”了,所以很多家长少了一些,一边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一边树榜样继续“鸡娃”的体验。

不过,关于高考的话题依旧是家长圈里面的主流内容,无论是朋友圈,还是新媒体大数据推送的信息,还是能看到志愿填报的选择困难和未来焦虑仍在蔓延。

是选择好学校,还是选择好专业;是选择西部的“双一流”,还是选择东部城市的“高分二线”;是选择基础学科打好基础继续深造,还是选择一步到位直接选择就业方向,这些看似“买定离手”“概不退换”的难题怎能不令人焦虑。

人就是这样子的,“没的选”难,“有的选”同样也难。更何况前不久我刚刚听闻,现如今的高考志愿填报有40个选项、每个选项之中还有6个子选项,240个子选项填好,还有“服从”与“不服从”的选择。一想到要面对如此多的“两难,我这个天秤座的脑袋早已经宕机了。

跟我考大学时“猜盲盒”式机制不同,现如今志愿填报已经“科学”多了,不仅仅知道自己的考分、分数线以及全省的排名等重要信息,而且还有机会了解到往年某个学校、某个专业的招生数量、录取情况。

这样的机制,在我看来同样也是有利有弊吧,在“打明牌”的情况下,很多人在考虑学校的时候不是从“我喜欢”“适合我”这个角度出发的,比较容易有“不要浪费分数”的想法,最后选择了一个“门当户对”但也许并不“那么喜欢”的大学,接下来可能比较容易有“拉扯感”。

从未来就业、从人文影响来看,我觉得选择读哪所大学,有时候也要考虑这个大学在哪座城市,或者这个大学所属的校区有没有在你理想的目的地范围内。

大学四年,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融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就像一个新容器一样很容易被那个城市内在的人文气质所影响,可能也顺道决定了孩子未来会在哪里就业安家。“包邮区”的孩子都不太愿意考出“包邮区”,本省市院校的分数线“水涨船高”也是自然。

还有就是现如今产业迭代的进程太快,从实践到理论再形成可传承的知识体系,再透过大学教育反哺给学生,这个周期又过于漫长,大学里教的东西可能都是实用领域几年前“玩剩下来”的,所以本科“通识教育”的属性也是越来越强,着重培养的是孩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做到踏入社会的心理建设。

在专业选择上,追潮流赶时尚可能并适合,很多时候一些“听上去”“看起来”不错的专业,可能进去一看只是“概念”叫得响,学了一通出门,发现这个行业已经变成夕阳产业了,看来看去还是一些偏基础的学科,历经几十年依然“屹立不倒”。

选择多了,发现到最后其实还不如“盲选”来得痛快。因为有偶然性,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感,有时候选错了专业,最后在就业上兜兜转转回到了当初想要走的路上来;有时候觉没办法只能选这个了,可是学着学着、做着做着,就忽然间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