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座孤岛,隔着万千山海

文图 / 左叔

大概二十天前,一位与我相识二十多年的网友从成都来苏州,透过豆瓣的“豆邮”问我有没有机会见一面。早些年,我们曾频繁地交流音乐和阅读的感受。这些年,我们沉沦在各处的烟火生活里,鲜少有交集。此次,大概是我们在“物理距离”上最近的一次。

我常住的地方,离着上海略近,离苏州反而要稍稍地远一些,自己开车要一个多钟头。看看他的行程,再看看自己的工作安排,发现机缘并不凑巧。连同这个问题一并被发现的,是这二十多年里,我们换过诸多联系方式,在不台的平台有过交集,唯独没有彼此的微信。

大概两三天前,我在豆瓣的豆邮里,看到一位北京的朋友发了一则“广播”,说要马上就要“下湖”,他所提到的这个湖就是离着我相对更近一些阳澄湖。

我与他是疫情最紧的时候认识的,因为对于苏慧伦最新一张发行专辑的见解。当然,我们也聊一些其他的话题,当下的时事以及人生的烦恼等等,常常熬到深夜。随着情势的好转,彼此热络突然就退了。除了看看对方的豆瓣广播里的动态之外,不再有何交集。

既然看到他来了,还是要招呼一声的,没有过问他的行程,也没有探听什么细节,只是聊了聊这个季节“下湖”吃蟹时间还是略早了一些,蟹黄蟹膏还没有固化,口感还不“扎实”。

今天我陪父母去上海省亲,路过往虹桥机场的崧泽高架,看到朋友圈里有一位做公务包机的朋友发了一条刚刚落地上海的动态。留言感慨了一句:我们距离好近。他回复我,要不要约下午茶。我想了想,时间上还是不凑巧。

养了九年的金毛Vegas,腹部生了一个肿瘤,四天前刚刚做了手术,还在定期吃药输液的阶段。省亲结束了,当天是还是要回去盯一盯狗的状态的。即便没有这件事情,我也很难想像自己去赴约的样子。

已经忘记了和他认识的确切场合,毕竟我也不是公务包机的消费群体,极有可能是帮助朋友新书宣传站台或者主持的场合认识彼此加了微信的。

平时交集不多,但透过朋友圈能够感受到他良好的教育背景、家世才情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毕竟,今年是航空业难捱的年景。在彼此的“鸡汤”动态下点赞,是我们频次相对较高的互动,仅此而已。

梁文道在《我执》中这样写道,不要说住在同一个城市,就算天天出没在同一座楼里,原来说见不着就是见不着。缘分一物,竟可诡谲至此。其实,人用不着出海,隔断千山的大海自然会跟着你。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我们之间所隔的何止万千山海,“从前慢”时如此,现如今“高速”的网络时代同样也是如此。虽然它能很好地化解我在线下交际里过于明显的清冷,虽然它降低了时间人力成本,但它本质上无法弥补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异。

我们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疏远;因为深入的了解,而失去兴味;因为圈层的不同,而无法相融。所有的交流都停留在浅层,都局限于“数字化”的层面,这件事情令我迷惑、费解,也同样让我因为不必信以为真,不必背负太多负累,而觉得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