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文 / 左叔 久久不见的一位朋友,再见时瘦了很多。终于让我将平常那句“客套话”讲出“真情实感”来了。 今年上半年,初初“停摆”的时候,他也曾迅速地发福过一阵子,后来觉得整个人随便做点什么事情都是比较“吃力”的状态,随即就下定决心要“减重”了 ...
文 / 左叔 久久不见的一位朋友,再见时瘦了很多。终于让我将平常那句“客套话”讲出“真情实感”来了。 今年上半年,初初“停摆”的时候,他也曾迅速地发福过一阵子,后来觉得整个人随便做点什么事情都是比较“吃力”的状态,随即就下定决心要“减重”了 ...
文 / 左叔 很多当下“难捱的”,只要拉长到“人生的跨度”去看,你会发现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 小时候考砸了一场考试,分数掉到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区间,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自己哪根神经搭错了,被通知叫家长到学校,当时觉得天昏地暗,仿佛人生就此交 ...
文 / 左叔 朋友焦虑地跟我讲,最近她生了很多白发,听来一个方子,想试试,问我要不要一起参与。呃!呵呵!!我焦虑的是白发的问题吗?我明明困扰的是脱发啊。 我的脱发问题其实时间蛮久了,二十刚出头的时候,理发师就提醒我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在头顶 ...
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林语堂 文 / 左叔 这年头,看别人眼色行事,是极容易被识破的;反而是那些为了彰显个性而“玩个性”的人,相对难以识别一些。常常搞不清楚是真的莽撞,还是假的清高,抑或者虚 ...
文 / 左叔 最新一季的《奇葩说》讨论过一个还蛮残酷的辩题,叫“成年人要不要藏起自己的崩溃”。 初看到这个辩题的时候,觉得探讨职场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不觉得有什么残酷的地方。后来有导师“自由交火”阶段劈开了一层新的角度,倒让人觉得有些 ...
希望有一天,可以仅仅为了「我喜欢」这三个字去做事。—— 夏遇 文 / 左叔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近来播到了大结局,相比于另一部同样也是反映北京生活的“悬浮剧”《北辙南辕》,这部剧显然要“接地气”许多。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北辙南辕》就不够 ...
文 / 左叔 年轻的时候挺害怕消磨的,尤其是那种日复一日、一眼望不到边的工作或生活。当时的工作还是比较呆板的,虽然我已经想尽办法将它变得有生趣一些,但仍旧改变不了它其的按部就班的规律性。 到了快结婚的年纪,对于婚姻生活也是心怀恐惧的,最担心 ...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觉得别人怎么看自己都无所谓了。本来别人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在乎他人的事。而为了毫无意义的虚荣放弃想做的事,也太傻了。—— 山本文绪 《然后,我就一个人了》 文 / 左叔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一个关于心理疾患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心 ...
文 / 左叔 昨天和一位认识多年的老友在微信上聊了几句,关于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性。 当然,我是“焦虑体质”,话一密就自然而然地多讲几句对未来的担忧;而他则相对“乐天”一些。谈到退休后还能做点什么的时候,他大喊一句:都退休了,还做个屁啊!到时 ...
你在乎谁,你说了算。谁在乎你,你说了不算,时间说了算。—— 郑执 文 / 左叔 女儿在幼升小阶段其实是非常不适应的,我能感受到她小小的脑袋里面塞满无数个巨大的问号。为什么要在升旗仪式上集体罚站晒太阳,为什么放学回家不能到楼下去玩要先做完家庭 ...
文 / 左叔 三四年前,我离职的时候,有一笔需要“结转”进接手单位的费用,与工作的年限挂钩,数目不小。 与我一同离职的还有位“热心大哥”,他牵头去向接手单位咨询了一下。对方说没有对应的账户,即便是这笔钱进去了,也只能是空挂在那里。对方劝我们 ...
文 / 左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日子过得长久了,稍稍有一些不如意,便开始绷紧那根惊惶的神经,摸摸自己的口袋,算算还剩几个子儿,想想日后万一有个风吹草动该如何是好。 也不是没有吃过苦。青春期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有“挨饿”的记忆,在外读 ...
文 / 左叔 昨天,有人在群里圈我,给我提了一个问题。 说学校课堂上布置的作文,是让四年级的孩子写散文诗,虽然自己算是读文科的,但也是多年不怎么接触写文章了,平常也不读此类作品,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要找谁的作品给孩子参考参考。 我觉得这个题目太 ...
是啊,趁我们还年轻,赶紧把能唱的歌都唱了,把能走的路都走了,把能看的世界都看在眼里,把能挥霍的生命都换成记忆。既然世事如洪流,谁都看不清方向,再怎么挣扎也不过是随波逐流,那就不如索性做自己认定的。 —— 倪湛舸 《夏与西伯利亚》 文图 / ...
我正在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颜料持久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这便是我想到的,我能够和你共享的永恒。 —— 纳博科夫 《洛丽塔》 文 / 左叔 频率对的人交流,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有些尴尬的场合,忍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