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喜欢许言,极有可能是不想面对那个充满无力感的自己

希望有一天,可以仅仅为了「我喜欢」这三个字去做事。
—— 夏遇

文 / 左叔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近来播到了大结局,相比于另一部同样也是反映北京生活的“悬浮剧”《北辙南辕》,这部剧显然要“接地气”许多。当然,这也并不代表《北辙南辕》就不够“艺术的真实”,毕竟一部作品是无法穷尽这个“折叠的北京”的。你以为的夸张,可能就是人家的日常吧。

太多现实的窘境,很容易让观众在其中找到身份的认同和自我的投射,单单是演员周雨彤扮演的乔夕辰在租房上遇到诸多的糟心事,就够让很多刚出了校门在租房问题上感受到现实崩溃的异乡人们,站在同理心上“不得不爱”了。

不过,我知道也有很多人对演员孙千在剧中扮演的许言喜欢不起来。

在剧中的四个女孩子里,许言没有纪南嘉那般的大姐头、女强人的风范,没有胡晶晶照顾别人感受、一味隐忍压抑的情商,也没有乔夕辰的上进、理智、职业、干练的那一面。她甚至有些虚荣、有些做作、有些迷糊、有些攀比心、有些不切实际,但在这四个人物里面,反而是她更接近“真实的人类”。

很多人喜欢不起来,也不完全是因为她的“作”,更有可能是因为她太像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熟悉的人,或者就是自己。那个曾经有过一些想法,但却无力实现它的自己,可能就是我们喜欢不起来,或者无法面对的原因吧。

一个小地方来的女孩子,谈了一个北京的男朋友,小情侣在一起分分合合、又甜又作是“真好嗑”。心里藏着买包、买化妆品、住大房子等等“向往的生活”,却谋着一份公司底层的岗位、领着几千块的工资、上下班挤着地铁、背着一个给予不了她太多物质支撑的家庭。这样的人设,不要说在北京了,随便哪个一二线的城市都是一抓一大把的。

异乡打拼的“小镇青年”是都市打工人的基本构成,多数人面对高企的房价、巨大的生活成本、融不进去的社会环境,也慢慢逼着自己学会接受现实,慢慢放弃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天真、梦想、目标、情怀、兴趣等诸多柔软的部分,硬着一颗披挂上阵、刀枪不入的心。

不是所有人都能活成纪南嘉、乔夕辰那样的,更多的人一边“坚硬”,一边“躺平”。目标是什么,梦想是什么,想那么多干嘛,不能当饭吃。啥也不多想,啥也想不动,一心搞钱,关键很多时候已经996了,还搞不到钱。人会失落、会焦虑,会有诸多打工人难以捱过的艰难决择。

最终,许言选择回到了老家。我觉得不是北京容不下她,更多的是她终于看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这个她所向往的生活暂时不在北京。被消费主义引导建立起来的目标,我们有时候会误将艺术作品里展现出来的“别人的生活”当成自己“向往的生活”。“折叠”在另一面的生活,美好且虚幻,但你知道这一切与你无关。

几时,我们能把“我喜欢”当作追求的目标,那才是真正“向往的生活”,能把“我喜欢”变成“我拥有”,锤炼出实现这目标的一身本事,那才是人生修炼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