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对的人,一个眼神就懂了

我正在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颜料持久的秘密,预言家的十四行诗,艺术的避难所,这便是我想到的,我能够和你共享的永恒。
—— 纳博科夫 《洛丽塔》

文 / 左叔

频率对的人交流,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有些尴尬的场合,忍到实在坐不住的时候,就会抬眼四顾,寻找求助对象。若是此刻能够有一个眼神递过来,内心里会多一些释然,原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如坐针毡。
心有戚戚焉,彼此内心里都有一句讲不出口的潜台词,那就是“疑惑三连”: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

朋友之间的餐聚,有越来越清简的趋势,有时候就三四个人,少到快不成席的地步,但彼此间讲的一些话倒是颇深的,有些是各自不愿意拿给旁人看的伤疤,有些是自己将信将疑不敢轻易决定的事情。

听对方以旁观者的姿态,与你一一分析透彻了,虽然未必是自己想听到的答案,但内心里依旧会燃起一团火,获得一丝慰籍。

如此惧怕“热闹”,倒也不完全是受收入日渐微薄所限,而是内心里的抗拒与排斥,害怕那些散不了场的“轴话”,一讲便是整晚。

纵使有些微醺了,心里还记挂着家中的花啊叶啊、猫啊狗啊什么的,分分钟都想说,“要不今天就到这里”,或者扔下一句,“我干了,你们继续”,然后扬长而去。

有些朋友的功效,已经脱离了吃吃喝喝、聚在一起吐吐苦水的层级,是平时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遇到大事会第一时间想到与他商量的那种。这类朋友,大概率也是深居简出,不太情愿出来在各种场面事情上抛头露脸的人。

他们身上内敛且稳定的个性,恰到好处地中和了你我遇事便慌了神的不安感。就像歌词中唱得那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将冬天过成了春天”。类似的关系,有时候会让你反思,你们在本质上并不是“一路人”。

如果“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句话有站得住脚的“统计学”基础,那么你们之间如今还有某种牵联,会在某些关键时刻“双向奔赴”,这其中必定还有一些什么是共通的。
是什么呢?一时半会儿又归纳总结不出来。未必见得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你来我往,也未必见得就是“做人留一线”的思虑,我倒是宁可相信某种内在的频率,远超过了外在“美美与共”的相融。

必定是因为曾经在某个话题的深入探讨之中找到了心灵同频共振的愉悦感,才会在此后的漫漫人生路上建立起,不必靠你来我往的维系便能支撑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与心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