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出悲剧,万念俱灰和踌躇满志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 萧伯纳

文 / 左叔

万念俱灰的悲剧很好理解,人emo了之后是怎么状态,大概就是此类悲剧的一般形态,而踌躇满志的悲剧就需要换个思路来看了。

踌躇满志的悲剧多半也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与环境形势不相适应,自己作死的悲剧,典型的“干得越多、死得越快”的操作;另一种是撞在南墙上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又回到了万念俱灰的老路上来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况。“万念俱灰”的很好理解,就是没有能够成功占住那个“萝卜坑”,这就不提了。单是说说“愁”的那些,“踌躇满志”的那些。

即将履新,职场里迈上一步新的台阶,沾沾自喜应该是情绪底色,“愁”大概也只是表面上的谦虚罢了。比如如何融入新团队、怎样熟悉新工作等等。

这又有什么好愁的呢,无论是“天要下雨”,还是“船到桥头”,总归有办法应付过去的。在一个如“百足之虫”的机制里,即便是自己能力水平有所欠缺,但也不会因此而“僵”在那里,总归会有各式各样的补救办法和“和稀泥”的招数推着事情往前走的,人只要“随大流”就好了,越是“踌躇满志”,反而越容易成为别人的掣肘,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这样说,并不是鼓吹“躺平”,而是想说明白,“踌躇满志”是有前提条件的,是需要做足“功课”的。权力边界要重新划定、人际关系要重新梳理,诸多事情理顺了之后,再去“踌躇满志”也不迟,最怕是冒冒失失的,像头大象般地闯进瓷器店里,看得别人在内心里惊呼连连。

不过,与此相比更为可怕的是另外一种“随机组合”,既没有占到“萝卜坑”,也没有拿到“万念俱灰”的剧本,而是一如既往的“踌躇满志”状态,让人怀疑“无利不起早”这话到底有没有逻辑问题。

讲起来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看多了不免令人感到心疼,但除了一句“终是错付了”,也实在讲不出什么其他话来了。

令人无语的,应该是人生悲剧的终极版了吧。文 / 左叔

万念俱灰的悲剧很好理解,人emo了之后是怎么状态,大概就是此类悲剧的一般形态,而踌躇满志的悲剧就需要换个思路来看了。

踌躇满志的悲剧多半也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与环境形势不相适应,自己作死的悲剧,典型的“干得越多、死得越快”的操作;另一种是撞在南墙上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又回到了万念俱灰的老路上来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况。“万念俱灰”的很好理解,就是没有能够成功占住那个“萝卜坑”,这就不提了。单是说说“愁”的那些,“踌躇满志”的那些。

即将履新,职场里迈上一步新的台阶,沾沾自喜应该是情绪底色,“愁”大概也只是表面上的谦虚罢了。比如如何融入新团队、怎样熟悉新工作等等。

这又有什么好愁的呢,无论是“天要下雨”,还是“船到桥头”,总归有办法应付过去的。在一个如“百足之虫”的机制里,即便是自己能力水平有所欠缺,但也不会因此而“僵”在那里,总归会有各式各样的补救办法和“和稀泥”的招数推着事情往前走的,人只要“随大流”就好了,越是“踌躇满志”,反而越容易成为别人的掣肘,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这样说,并不是鼓吹“躺平”,而是想说明白,“踌躇满志”是有前提条件的,是需要做足“功课”的。权力边界要重新划定、人际关系要重新梳理,诸多事情理顺了之后,再去“踌躇满志”也不迟,最怕是冒冒失失的,像头大象般地闯进瓷器店里,看得别人在内心里惊呼连连。

不过,与此相比更为可怕的是另外一种“随机组合”,既没有占到“萝卜坑”,也没有拿到“万念俱灰”的剧本,而是一如既往的“踌躇满志”状态,让人怀疑“无利不起早”这话到底有没有逻辑问题。

讲起来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看多了不免令人感到心疼,但除了一句“终是错付了”,也实在讲不出什么其他话来了。

令人无语的,应该是人生悲剧的终极版了吧。文 / 左叔

万念俱灰的悲剧很好理解,人emo了之后是怎么状态,大概就是此类悲剧的一般形态,而踌躇满志的悲剧就需要换个思路来看了。

踌躇满志的悲剧多半也是两种结果:一种是与环境形势不相适应,自己作死的悲剧,典型的“干得越多、死得越快”的操作;另一种是撞在南墙上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又回到了万念俱灰的老路上来了。

每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况。“万念俱灰”的很好理解,就是没有能够成功占住那个“萝卜坑”,这就不提了。单是说说“愁”的那些,“踌躇满志”的那些。

即将履新,职场里迈上一步新的台阶,沾沾自喜应该是情绪底色,“愁”大概也只是表面上的谦虚罢了。比如如何融入新团队、怎样熟悉新工作等等。

这又有什么好愁的呢,无论是“天要下雨”,还是“船到桥头”,总归有办法应付过去的。在一个如“百足之虫”的机制里,即便是自己能力水平有所欠缺,但也不会因此而“僵”在那里,总归会有各式各样的补救办法和“和稀泥”的招数推着事情往前走的,人只要“随大流”就好了,越是“踌躇满志”,反而越容易成为别人的掣肘,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这样说,并不是鼓吹“躺平”,而是想说明白,“踌躇满志”是有前提条件的,是需要做足“功课”的。权力边界要重新划定、人际关系要重新梳理,诸多事情理顺了之后,再去“踌躇满志”也不迟,最怕是冒冒失失的,像头大象般地闯进瓷器店里,看得别人在内心里惊呼连连。

不过,与此相比更为可怕的是另外一种“随机组合”,既没有占到“萝卜坑”,也没有拿到“万念俱灰”的剧本,而是一如既往的“踌躇满志”状态,让人怀疑“无利不起早”这话到底有没有逻辑问题。

讲起来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看多了不免令人感到心疼,但除了一句“终是错付了”,也实在讲不出什么其他话来了。

令人无语的,应该是人生悲剧的终极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