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说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以下是与标签“小说”相关联的文章
  • 流金:给予我的妙趣并不多

    流金:给予我的妙趣并不多

    文图 / 左叔 倒还真不是因为“神探狄仁杰”的关系,才会选择读唐隐的这一本《流金》。可是等到读完这本《流金》,再去回想看过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的剧作,心里就会忍不住地去想,若是这一本将来也有机会改成剧作,尤其是改成那种面对“师奶”,容纳“家长里短”的电视剧,编剧们要从哪里下手,才能让剧中的主要人物,不会因为过于“滥情”,因为“性丑闻”而显得那么渣,女主不会因为过于“圣母心” ...

    阅读全文

  • 朝闻道:求索路上的仆仆风尘

    朝闻道:求索路上的仆仆风尘

    文图 / 左叔 读短篇小说集,尤其是后来收获“盛名”,成为“大家”的创作者早年的短篇小说,就会看到一个创作者一路走来的仆仆风尘。 读《朝闻道》,这样的感受也是如此。编辑以年份为序,收录了刘慈欣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起的创作,每篇之间的简单,差不多也是一两年的时距。可就是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刘慈欣在小说创作这条路上,还是有非常清晰可辨的提升。无论是结构,还是文笔,甚至是深埋在底层 ...

    阅读全文

  • 命运:那我来当你的阿母

    命运:那我来当你的阿母

    文图 / 左叔 没读过蔡崇达更为惹人瞩目的作品《皮囊》,但总觉得他是创作领域的“老手”。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先入为主”,也许是很多实体书店的“摆台”以及电商平台畅销排行榜“霸榜”的结果吧。盛名之下,常常会有两极化的走向,调高了读者的期待值,可能也模糊了一些事实。 比如说,也是在读完这本《命运》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这本才是他的首本长篇小说。心底一直蹦跶出来几个字:怎么会?! ...

    阅读全文

  • 梨与枣:镜子的镜子

    梨与枣:镜子的镜子

    文图 / 左叔 葛亮在《梨与枣》这本书中的某一篇(《可观一羽,同沽一味》)里,探讨了创作者面对小说和散文里的心态,提及了散文的“实与纯朴”。于是,集辑成册的这一本“读后感”,《梨与枣》与他此前诸多小说创作,应有本质上的不同。 差不多吧,每个创作者几乎都有两副笔墨,一副笔墨更为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是出世的;另一副笔墨多多少少与生计有关,是现实的,有时候甚至是功利的。我常常用“ ...

    阅读全文

  • 天吾手记:有些话不便在现实中讲,粉饰装扮一下才能登场

    天吾手记:有些话不便在现实中讲,粉饰装扮一下才能登场

    文图 / 左叔 听闻双雪涛的大名已久,但读他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这本《天吾手记》是我在线下书店凑单时,以近乎盲选的方式入手的。本质上,与线上购物凑单时只看品牌、不顾需求是同样的道理。 话虽如此,但在读的时候还是怀抱着一丝“名副其实”的期待的。一位口碑不错,尚在创作丰沛期的创作者,应该会给我惊喜的感受吧。但在读第一章《照相机和猫城》的时候,我被隔绝在文本之外,非常难以走进他想要 ...

    阅读全文

  • 我弥留之际:碎了一地的镜子

    我弥留之际:碎了一地的镜子

    文图 / 左叔 在这个版本的序言之中,苏童先生的推荐序要比译者李文俊先生的推荐序显得更为“亲和”一些,但两个人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对于福克纳作品在“易读性”上异口同声的否定。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确实是“不易”的,若不是有两位先生在序言中的“预防针”打在前面,加之这一版本提供了直接了当的、类似演职员表的人物目录,我中途几度想要放弃。 作为文学经典作品,作为开创风格先河的作品, ...

    阅读全文

  • 和碧梨姐聊了会天

    和碧梨姐聊了会天

    文 / 左叔 碧梨姐问我,“你说说,这大学里谈的恋爱能靠谱吗?” 我说,“孩子大了,离着又远,难道你能管得住?眼皮子底下,你都没有办法,你这手能伸到那么长吗?” 她困惑表情愈加凝重起来,看了看刚刚和我一起去做的指甲,又问道,“那要怎么办嘛?” 我笑着回道,“读大学前,严防死守怕早恋是你们,马上出社会了催婚逼嫁的也是你们,你们这帮家长啊,就是典型的双标。你看看,现在读大学不把 ...

    阅读全文

  • 所有罕见的鸟:写作者的母题

    所有罕见的鸟:写作者的母题

    文图 / 左叔 与现如今市面上某些“流行”的内容比起来,栗鹿这一本《所有罕见的鸟》要“严肃”许多,可是与我印象中那些“严肃文学”比起来,栗鹿这一本《所有罕见的鸟》又带着文明社会“影像史”开启之后的“轻盈”质感。 介于两者中间,又糅杂了很多“高峰”般的写作者的影子,我猜这样的作品可能在迎合口味上并不讨巧。然而,写作原本只是写作者自己的事情,至于后来出版成书,那已经是另外一件事 ...

    阅读全文

  • 要感谢自己的无知,但又不能只满足于它

    要感谢自己的无知,但又不能只满足于它

    文图 / 左叔 “土法炼钢”久了,自然会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一类的怀疑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自我否定”,而是在诸多次的具体实践之后,心中会沉淀下许多难以用语言组织的想法,这些想法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会有一些“慌张感”,需要透过阅读“回归”到前人的理论支撑,或者在与别人的讨论中,通过观点碰撞让它更为明晰一些。 所以听闻有学习的机会,还是抽空去听了大约半天的课。课程并不是纯理论的模 ...

    阅读全文

  • 生活,是第一位的:一桩更为笃定的好事

    生活,是第一位的:一桩更为笃定的好事

    文图 / 左叔 果麦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做了一套高邮同乡汪曾祺的书,一共3本,《生活,是第一位的》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的腰封上有一个副标题叫《汪曾祺谈小说》,顾名思义是属于“谈创作”文论集。 在书店遇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倒是没有被“想要提升自我的需求”所吸引,而是觉出“生活,是第一位的”暗合了我这些年在写作上的思索。 人在很多场合好像是被“说服”、被“点醒”,更多的时候其实那个答 ...

    阅读全文

  • 你是万千之后的唯一

    你是万千之后的唯一

    文图 / 左叔 外研社版的《喜福会》封面是灰绿色的,影影绰绰又沾着些酱红色,设计装帧上糊里糊涂的一本书。在借阅的时候,我随便抽到便开始读了。虽然是长篇,却是短篇杂集的形式,且长短不一。绝大部分是小说的人物各自站在自己的视角里还原整个情境,很有剧作的影子。 读到多一半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本书曾经读过。并不是,书中的某个情节提醒了我,忆起了前因后果。而且我想起了,我上一次读这本 ...

    阅读全文

  • 我最深爱的人,伤我总是最深

    我最深爱的人,伤我总是最深

    文图 / 左叔 读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熊镇》是断断续续的状态,其间几度因为其他作品插进来而不得不停顿下来,一本朱天心的古都、一本日本作家的《器之美》、一本德国自然保护者的《奇妙的森林之旅》。尽管如此,《熊镇》故事里的起伏仍留在心里。 这样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小说的体量是大的,在阅读的过程之中需要消化,停下来放一放,在生活里走一走,那些解不扣的点,会在无意中获得答案 ...

    阅读全文

  • 当事人袁谷芬

    当事人袁谷芬

    文图 / 左叔 第一次接触当事人袁谷芬,是在电话里。 负责经检的老俞让我通知她丈夫叶永强来配合调查。电话接通后,她在电话里嗫嗫嚅嚅地说,不认识路。 这个理由太牵强,一个在批发市场里做米店生意的人家,送货满城跑的怎么可能会不认识路,况且我们算是在闹市区的显眼位置。 这一两年,想要推托不配合调查的当事人实在是见多了,但她不愿意再多编几个理由的说辞也实在低级。她的说辞自然惹得我不 ...

    阅读全文

  • 浮生若梦,你是那个唤醒我的人

    浮生若梦,你是那个唤醒我的人

    文 / 左叔 原先,我只以为长期困扰我的健康的只是脂肪肝,不曾想“先心病”是我一直以来的隐疾。医学昌明的今时今日,我的胸中却仍然藏着根随时可能爆掉的主动脉。而它在我半个多世纪的各项健康检查中,安然地潜伏在那里,时刻准备着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一口吞掉毫无防备的我。 将诊断书捏在指间时,我感受到生命的那点份量,如这页纸一般轻薄脆弱,上面一行龙飞凤舞的字迹,却没有一个字是关于此 ...

    阅读全文

  • 人近中年小确丧

    人近中年小确丧

    文 / 左叔 先是生了一场带状疱疹,疼得夜不能眠。 看诊的医生问他,小时候有没有出过水痘?想了半天,也没有答案。于是打电话回家问母亲,母亲在电话那头迟疑了半晌,才嚅嚅地答复他,好像是出过的,跟“妹妹”出的疹子差不多。末了,又补了一句,谁小时候没个头疼脑热的,好几十年前的事情,那会儿还是乡下卫生院呢,我哪会记得哪么清楚啊! 母亲口中的“妹妹”,其实也不是别人,是他的第二个孩子 ...

    阅读全文

  • 连载:消失的六年(下)

    连载:消失的六年(下)

    文 / 苏小旗 图 / 左叔 【连载:消失的六年(上)】 【连载:消失的六年(中)】 7 父母弟弟都住在了她出钱建造的新房里,对于她的归来,与她当年消失一样,引起了村民们的猜测。钱,只是因为钱,一个离家六年的女孩,究竟做了什么,才会有这么多的钱。人们猜测,没有结论。但是往往,人们猜测的原因,就已经是结果。 我只是去南京帮亲戚卖衣服了。对任何人,林楚永远是这一句话。 林楚依然 ...

    阅读全文

  • 连载:消失的六年(中)

    连载:消失的六年(中)

    文 / 苏小旗 & 图 / 蓝小锐 【连载:消失的六年(上)】 4 林楚告诉盖立贤自己怀孕了,他却只是紧紧抱住她,什么都没说。 经过上一次的东窗事发,盖立贤更加不能承诺什么了。 林楚心凉了。她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宝贝,你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但我会让你在我肚子里多活一些时间。打定主意后,她找到晶晶,把盖立贤老婆的电话号码给了她。 一天下午,盖立贤来了,林楚发了信息给晶晶 ...

    阅读全文

  • 连载:消失的六年(上)

    连载:消失的六年(上)

    文 / 苏小旗 & 图 / 胡孜楠 1 周末从林楚的娘家回来后,丁骁就发飙了。 丁骁甚至连拖鞋都没换,把车钥匙狠狠摔在茶几上,恨恨地问林楚:“刚才你舅妈又提到你娘家重新盖房时你出了一大笔钱,你到底哪来的那么多钱?”林楚轻轻把包放在茶几上,说:“我舅妈那是夸张了,我只给了一万,都是用我自己的工资存的。”话说出来后,林楚自己都觉得是那么牵强。 丁骁紧盯着林楚的眼睛,说:“我再问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