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谢自己的无知,但又不能只满足于它

Amazfit GTS 智能手表

文图 / 左叔

“土法炼钢”久了,自然会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一类的怀疑并不能简单等同于“自我否定”,而是在诸多次的具体实践之后,心中会沉淀下许多难以用语言组织的想法,这些想法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会有一些“慌张感”,需要透过阅读“回归”到前人的理论支撑,或者在与别人的讨论中,通过观点碰撞让它更为明晰一些。

所以听闻有学习的机会,还是抽空去听了大约半天的课。课程并不是纯理论的模式,还是透过讨论修改一个剧本以及商量执行过程细节的方式呈现。前前后后大概四五个小时,有些地方松散一些,有些地方紧凑一些。听到更为专业的团队的经验方法或者运作模式之后,开始让我有机会反思自己曾经做过一些事情。其中碰巧做成的因素里有哪些是误打误撞碰巧把握住了,而有哪些极为重要的因素被自己忽视了。

最初接触剧本创作(更准确的说是脚本撰写)完全是被现实给逼的,因为没有剧本的预算,所以只能自己下手。虽然是本职工作之外多出来的活计,但当年的心态还是积极且不知天地厚的。第一个练手的类型就是“音乐剧”,当时也获得了奖项的肯定,现在回想也是“无知者无畏”,带着“无知”,我后来又陆陆续续拍了微电影,写了小品、编了朗诵稿做了很多尝试。一路之上,有很多人给过我机会,也给过我鼓励,这些远比写过什么来得重要。

人有时候要感谢自己的“无知”,但又不能仅满足于自己的“无知”。这份焦虑感,其实会在具体实践多了之后极为自然地从内心里升腾起来。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否有一些自己的能量和层级看不见的硬伤,会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表达习惯和结构层次,会期待自己还能够在现有的水平和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我觉得这个时候学习进修或者阅读汲取都是很重要的渠道和途径。然而,我和很多职场中年人一样,此刻最难均衡的东西是时间。

这几年我写的东西很杂,我也对这个“杂”字有着一个阶段性的迷思。觉得“杂”是一个相对美好的状态,但“杂”皆不“精”大概也是我的硬伤吧。参加完那个极短的课程,我对自己在剧本和小说两个方向的写作有了一些收获和沉淀。

我的理解,戏剧的结构更像是机械钟表,要求的是严丝合缝,只有每条线都严丝合缝了,最终才会形成矛盾冲突的张力,演员在表演上才有空间,才会形成感染力。小说不一样,小说是在构造一个能够让读者走进去的情境,像是一个“主题游乐园”,而小说的文本更像是一个“导览图”,调动读者私人的所有的经验储备和想像,去补白文本中缺失的部分,完成“二度创作”。

当然,剧本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要素,那就是把握现有各类要素基础之上的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