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那突破瓶颈的密码

朗读者联盟参加残联活动

文图 / 葛浩

在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瓶颈里。

瓶颈,对于习惯自由坠落的人是无感的,但是对于勇于精进的人,却很残酷,那些不知疲倦、星夜兼程的人,常常被瓶颈折腾得粉碎筋疲力尽,甚至头破血流。

究竟是什么东西,让瓶颈如此坚不可摧?是天赋么,可是我们都听过从口吃到演讲家的故事;是勤奋吗,如果勤奋能突破瓶颈,那贝多芬、莫扎特的名字也不会流传到今天。

在周末残联的一次朗诵比赛里,我可能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位失去左臂的阿姨,请求兰帮着展开文件夹,她的眼睛里没有一丝灰暗的色彩;一位读陶渊明的前辈,满是书香的气息,与诗人在隔空对话般娓娓道来;一个戴着眼镜低着头的男人,那个隐忍了几十年的内心,在情感的边缘震动着冲撞着渴望爆发的样子。

那种缺乏技术的打磨,简单直白的修饰,但是质朴纯粹而又彻底投入的状态,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特别的美感。

后来我知道,他们的表演是在吴老师前几次沙龙的训练里一次次打磨下来的。我不知道他们之前的状态,但是从他们不便的行动中,从他们残缺的肢体上,我能感受到上舞台朗诵,对于他们而言,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他们现在的瓶颈,是不够标准的普通话,是无法直视观众的眼睛,是缺少变化的节奏,是不够美好的声音。时间回到他们刚接触朗诵的时候,他们的瓶颈应该是,我真的可以上台吗,我这样适合朗诵吗,我干嘛要参加这样的活动?!

我不太清楚,他们是怎样突破这些内心的纠结,选择了上台朗诵,进入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甚至是到舞台上,去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的瓶颈也从内心的抗拒转移到了表达的技术上。

我想,在这其中,老师们耐心的辅导和亲切的微笑,应该起了不少作用吧。大家不就是在吴老师的带领下,逐渐走进了朗诵的世界,突破了舞台这个瓶颈么?

如果你已经走进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你就可以从瓶颈之外,看到自己曾经被卡在里面纠结痛苦的样子。

同样,为什么比起许多身体健全的普通人,那些技术精湛、绚丽夺目、却总是让人感到距离遥远的朗诵,这些残疾人前辈那种简单到苍白,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作品,却有着令人为之动容的力量。

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那些不够健全的身体,正是因为那些隐忍困苦的生活,正是因为那些在生活中勇敢面对的坚强,才是他们在朗诵释放出的巨大力量。

也许我们自信强大的地方;恰恰是我们遭遇的瓶颈;或许我们自卑害怕的东西,正是我们蕴含的巨大能量。

朗诵不就是用声音和舞台表现,输出一种思想和情感的频率,去得到观众内心的触动和情感的认同嘛。而很多普通人朗诵的瓶颈恰恰就是,把核心放在了技术上,忽视了内心的沉淀和呵护,就成了舞台上用力过猛或是浮于表面的样子。
这是舍本逐末的事。

不论何时何地, 不论是谁,如果你明白了这个世界变化的规律,在思想上一直走在自己遭遇的瓶颈之上,自然就可以摆脱先验的、无序的曾经,自然就能掌握每一个瓶颈的突破密码。

变化的规律,思想的境界,一个是到书里认认真真去找,一个是靠老师给我们指明方向。

同样,当你超越了你看过的所有书本,超越了老师能给你的全部,你就必须要摆脱他们。这也是我们社团希望的样子,孩子们早一些离开我们,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新的境界。

如果你不愿在思想的天空里翱翔,不愿看看别人的境界,不愿审视自己的强大,不愿珍惜自己的弱小,那么这些瓶颈不会变宽,你自然也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