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孙衍 订阅该标签的文章

以下是与标签“孙衍”相关联的文章
  • 眼神浊了,如何还能保持住那少年感

    眼神浊了,如何还能保持住那少年感

    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 莫言 《晚熟的人》 文 / 左叔 “少年感”这个词,这几年被频繁地提及。仿佛吃了“防腐剂”的偶像们,在“医美”科技的强大助力之下,以“皮相”拓展了这个词的“外延”;而我的 ...

    阅读全文

  •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将归去哪里

    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又将归去哪里

    孙衍 / 生活的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因为与孙衍老师有私交,所以读他的文字会格外有一份亲切,仿佛他就坐在你对面,用略微有些南京口音的普通话,在讲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不大,安安稳稳地放置在我们的烟火生活里,却被道出了某种需要反复咀嚼的深义,道出了内心有澎湃涌动但言语无法表述的情绪。 他与我年纪相仿,虽从事着需要与人接洽、打 ...

    阅读全文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早上送女儿上学,她一身“朴素”便去了。 以往每年“六一”,她所就读的学校都有已经成为“传统”的cosplay活动。 还在读低年级的时候,每年为了这个装扮,作为家长着实还是要费一般心思的。没想到今年一改常态 ,孩子居然没有要求,甚至拒绝了家长的想法,一身“轻装”便走了。 私底下与其他家长也交流了一下,发现孩子们“嫌弃”这活动过于“幼稚”的心态还是蛮普遍的,不过也就是小学五年级 ...

    阅读全文

  • 我爸是秦始皇

    我爸是秦始皇

    文 / 孙衍 & 图 / 左叔 在我刚出生时,我爸就登基了。 我爸登基后,就开始了他全新的盛世。人也变得傲娇起来,只要我一哭啼,我爸的脸就像川剧脸谱一样,说变就变,呐呐呐,你怎么带孩子的? 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我妈哪受得了这份气,身上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也掩藏不住了,说,你嫌我带得不好,你来带,看你还能带出个哪吒来。 秦始皇怎么能带孩子呢,所以,只能撇撇嘴,说,带孩子是 ...

    阅读全文

  • 你有多爱春笋,我就有多爱你

    你有多爱春笋,我就有多爱你

    文 / 孙衍 江南人吃笋,实在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春笋,雨水过后,因为发得快,满山的竹林子里都是冒出的笋芽笋尖。总有人开着小车送到小区门口来,一把把一捆捆的,堆成了小山。买的人爽快,连价格也不问,总是抱起几捆称了就走,好像再不买就要被人抢走了似的。 春笋不似冬笋,外面剥去一层,里面差不多都是可以吃的笋心了。春笋长得快,一夜之间就老了一层。所以买回去要剥掉好几层,直到剥得只剩下 ...

    阅读全文

  • 我不是疏于悲伤,我只是习惯遗忘

    我不是疏于悲伤,我只是习惯遗忘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songs#:407002091[/hermit] 文 / 孙衍 & 图 / 左叔 最近在换房子,每天跟着中介东走西窜,像过年走亲访友似的累。 我对这种日子早就疲倦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实总是比梦想残酷。人生到了某一个阶段,总要有一些变化。不然,你就 ...

    阅读全文

  • 任时光流淌,我们都已换了模样

    任时光流淌,我们都已换了模样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remote#:219[/hermit] 文 / 孙衍 & 图 / 苏晨 不知道是去年,还是前年,或者是哪一年,我去无锡开会,中途的时候突发奇想要去苏州的诚品书店看看。很感动人到了这个年纪还能有这股说走就走的冲动,想起左叔就在苏州,便拨了左叔的电话。 电话那头,左叔的 ...

    阅读全文

  • “天才捕手”林海音,先生们背后的先生

    “天才捕手”林海音,先生们背后的先生

    “编辑是不该署名的,事实上,我也害怕毁了你的作品,也许一开始更好呢,所以编辑总是睡不着觉……” 文 / 孙衍 & 插画 / 关维兴 这段台词来自于最近上映的电影《天才捕手》,小说家托马斯·沃尔夫想要在书中致谢他的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而珀金斯这样说道。 上世纪二十年代,曾发掘过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作家的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科林·费尔斯饰)看中了一个名叫托马斯·沃尔夫( ...

    阅读全文

  • 也许我爱过你,但我还是要离开巴黎

    也许我爱过你,但我还是要离开巴黎

    文 / 孙衍 和赵波的再次相遇,是在南京上海路的柴米吧,这是一个充满了波希米亚风格的小店,小店客人不多,显得异常安静。店主人是赵波的闺蜜兼好友小川,小川同时在不远处经营着一家在南京颇有知名度的酒吧:答案。据说答案曾经名噪一时,聚集了相当多的无论是南京的还是外地慕名而来的文艺界人士,甚至不乏大咖。 此时的赵波去答案少了,但待在柴米的时间多了。她坐在我的对面,声音一如继往的清脆 ...

    阅读全文

  • 想念东北的雪

    想念东北的雪

    文 / 孙衍 & 图 / 飞魔 今年南方的雪来得有些早,纷纷扬扬的下得还挺大,身边的朋友都很兴奋,一下子就刷爆了朋友圈,摄友们更是登山游湖踏遍郊野,连航拍都用上了,就为了那短暂如昙花的雪景。 南方的雪总是来得快也去得快,因为温度不够低,基本上下完就化了,化得慢一些的,都是屋后背阴的地方,能残存那么一丝丝雪白,令人看了惋惜。 我在东北待过差不多八年的时间,这八年里,真是看够了 ...

    阅读全文

  • 走过那么多地方,还是最喜欢香港

    走过那么多地方,还是最喜欢香港

    文 / 孙衍 & 图 / 苏晨 我是那种从来不看说明书的人,旅行也一样。 那天去珠海,飞机毫无例外地延误,到金湾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了,机场的出租车少得可怜,幸好还有去城区的大巴。 坐上大巴,竟然困意全无,车厢里乘客廖廖,很安静,音响里播放着“柔柔的晚风轻轻吹过,我的心情平静而寂寞……”这种口水歌换作平时定是鄙视的,那一刻竟然有种应景的动听。时值冬日,北方的夜晚 ...

    阅读全文

  • 最后一个木匠

    最后一个木匠

    文 / 孙衍 & 图 / 菁木 打我记事起,姑奶奶就已经八十多岁了。我们那里有一句古话,说:“只要活过八十一,就能活到九十九”,果不其然,八十多岁的姑奶奶皮肤白晰,脸色红润,就连白头发都难觅几根。 姑奶奶是从前清走过来的人,也是咱们整个家族里唯一裹小脚的女人。虽然裹着小脚,姑奶奶走起路来还是带着风,一颠一颠的像是要跑起来。晚辈想要搀扶她,她也摆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还能走。 ...

    阅读全文

  • 南京街头的鸭油烧饼

    南京街头的鸭油烧饼

    文 / 孙衍 & 图 / 重走青春 对面的楼拆迁了,原本也没什么,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由不得我们这些用情绪驱使人生的人。 只是,那楼下一间间的小店铺着实让人不舍,特别是一家老南京人开的鸭血粉丝汤店,小小的店面,里面仅有四张桌子八条凳子,每次去都挤挤挨挨坐满了人。逢上加班晚了,特别是冬天,便会和同事约了去对面这家店里,要一碗鸭血粉丝汤,浇头要的是豆腐果子,也就是 ...

    阅读全文

  • 食堂有了狮子头

    食堂有了狮子头

    文 / 孙衍 自从食堂有了狮子头这道菜,去食堂的人顿时多了起来。不大不小的带汤樽碗里满满当当装了只粉蒸狮子头,旁边挤挤挨挨撂着几根青菜,便有同事一旁戏谑:“有肉有菜,活得自在”。 食堂没改造前,万万是吃不到狮子头的,就连在西红柿蛋汤里捞出点蛋花都是奢侈的。后来,有人提了意见,食堂才改头换面,据说是被人承包了,伙食瞬间好了起来,破天荒的,各式菜式竟达九十余种,狮子头就夹杂其中 ...

    阅读全文

  • 南京的馄饨摊

    南京的馄饨摊

    文 / 孙衍 入冬以后,寒气凛人,除了要去城东的总参涮羊肉饕餮一把,就是心心念念着那些冒着热气的馄饨摊儿了。 记得城南的胡家花园刚开放那会儿,约了几个好友一起去观赏。一行到了升州路已经是正午时分了,有人提议说著名的汪家馄饨不就在附近吗?要不去吃碗馄饨再去胡家花园,也正好顺道儿。 从仙鹤街往南走,进了一个小区,拐弯抹角找了几圈,愣是没看到汪家馄饨的影子。只好又折回小区门口,问 ...

    阅读全文

  • 赵小青醒世录

    赵小青醒世录

    文 / 孙衍 赵小青是谁?赵小青首先是个女生,一个北漂女生,一个北漂的写剧本的女生,一个北漂自觉并不漂亮的写剧本的女生。这样的女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敏感、自我、一针见血。但赵小青和所有的北漂女生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我这么忙,少跟我虚情假意。 所以,赵小青对自己的第一个男朋友苏洋说:“认真谈谈。我知道你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人,我们在一起这么久都没有发生关系,你是想留到结婚 ...

    阅读全文

  • 一个视觉癖的文字走私

    一个视觉癖的文字走私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netease_songs#:435289832[/hermit] 文 / 孙衍 对于编号223的认识,一直还停留在他是个情色摄影师的阶段。虽然觉得这种认识是肤浅的,但每次看到他的摄影作品,又不能扼制自己的拙劣想法,并去刻意强化。事实上,编号223和绝大多数情色摄影师 ...

    阅读全文

  • 所有人的心都是一座孤岛

    所有人的心都是一座孤岛

    文 / 孙衍 每次出门都会带一本书,这次去保养车带的是残小雪的《向前走,不回头》。 到了4S店,负责收件的工作人员开始对我进行各种保养知识的指导,告诉我多少公里需要做什么保养,需要更换什么部件,套餐用不用,车洗不洗?各种问题突然就在一两钟之内向我拥来,我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下意识看着工作人员的嘴皮子不停地翻动,却听不进一句,就像去餐厅吃饭,服务员问你:要多油还是少油?要偏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