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铁道:期待藏在另一本书里的分析和答案
文图 / 左叔 可能是因为中国没有参与到“火车铁道”的上半赛程的关系,所以我总觉得这本书多少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本《火车铁道:资本、能源与改变世界的运输革命》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在介绍“火车铁道”在创始之初的艰难探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文图 / 左叔 可能是因为中国没有参与到“火车铁道”的上半赛程的关系,所以我总觉得这本书多少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这本《火车铁道:资本、能源与改变世界的运输革命》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在介绍“火车铁道”在创始之初的艰难探索,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文图 / 左叔 我必需得承认,作为一个基础教育是文科背景的读者,这本书有超过60%以上的内容,我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中。这本书的“难易程度”,从两位物理学领域的泰斗联手合著以及一长串中文译者的名单里,可能会估摸出一些什么来。这些,大概 ...
文图 / 左叔 读这本《元素的盛宴》是需要一点点“门槛”的,这一点可以从书的最后,多达30多页的《附录》可以直接看出来。 对一些人来说,这个“门槛”是读中学的时候,在化学课上欠下来的债,若干年后都没有及时还上;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个“门槛” ...
文图 / 左叔 几乎是差不多时候入手了《1分钟物理》的第1辑和第2辑,但在第1辑读完之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想起来要趁热打铁将第2辑读完。拖了一年多时间,才读第2辑确实是有点愧对当初读第1辑时积累下来的好感。 与第1辑相较,第2辑在整体 ...
文图 / 左叔 最近有个词挺火的,叫“社交牛X症”。总有人在“大型社死现场”,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摆出了一种能够超越且战胜“尴尬”的姿态。有一条原则被反复地提及,那就是“只要自己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只能是别人”。 不过,细心的 ...
文图 / 左叔 这本以“重回73部文学经典诞生之地”为主题的书开列了一份“堪称经典”的“书单”,不过我读过的并不多,即便是其中唯一的一本中文作品,阎连科的《炸裂志》,我也没有读过。 不过,看看目录,还是有很多你应该读过的那些常常出现的各式各 ...
文图 / 左叔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跟我一样,对于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回答“知识竞赛”题目时,能够在一众的选项之中,排除掉其他“明显不对”的“干扰项”,指出这位创作者“经典作品”“独特理论”正是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可是, ...
文图 / 左叔 汪曾祺先生与张爱玲女士同岁,都是1920年生人,今年是他们诞辰100周年,所以今年“纪念”形式的作品会相对比较集中。前不久,我刚刚读完他的“辑集”作品《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说是“文学自传”,但汪曾祺先生没有为自己“立过 ...
文图 / 左叔 没去过大英博物馆,所以读这本《大英博物馆:第一座公众博物馆的诞生》,我是期待从这本书中找到“憧憬感”,万一这辈子有机会花数万元的旅费换得一张“免费”的参观门票,站在“44根廊柱”前,或者立于“阅览室”的玻璃穹顶之下,内心里万 ...
文图 / 左叔 “在梦中我没有想到他已经死了。我觉得他依然温和执着,一如既往。”“醒来看表,四点二十。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沈先生在我的梦里说的话并无多少深文大义,但是很中肯。” 这是《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这本书,所选最后一篇文稿《梦 ...
文图 / 左叔 确切地说,《一个人就一个人》是我自己第一本从头至尾读完的刘同的书。对他此前作品的了解,都是“二手”的印象。 比如在一些阅读活动里,会有年轻一些读者朋友站起来讲阅读他作品的感受;比如微博中一些转载“语录”的账号里,读到他此前作 ...
文图 / 左叔 虽然是文科生的背景,但我是喜欢读建筑类相关书籍的。当然,纯粹意义上的“建筑类”的书目对于我而言太过挑战,常常会看图纸看到摸不着头脑,但那些略有人文背景的建筑类的相关书籍就很“对胃口”,比如说王军的《城记》系列。 “未读”做得 ...
文图 / 左叔 这本书的作者阿诺德·范德拉尔是阿姆斯特丹洛特瓦特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专攻腹腔镜手术。与很多弃医从文的写作者不太一样,范德拉尔似乎一直都不曾远离自己的医疗岗位,而写作这件事情之于他的意义,可能透过这本书能够感知到一些。 我对外 ...
任何不能在床上做的事,根本不值得去做。——格劳乔·马克斯(喜剧演员) 文 / 左叔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单纯地看着封面“顾名思义”猜想这样一个“险峻”的选题要如何写才撑满一本书。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忧是多虑了。两位历史考古学家几乎以“掘地 ...
文图 / 左叔 作为一个文科生,不想回忆高中物理,因为过于相关的回忆过于惨痛了一些。在面临分班选择的时候,虽然我的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部分的成绩还可以,但是老师还是想都没有想就推荐我去了文科班。此后,我便与物理彻底地“绝缘”了。 读由中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