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和“再次读到了我自己”

[美]利昂·莱德曼 迪克·泰雷西 著 / 米绪军 古宏伟 赵建辉 陈宏伟 译 / 尹传红 校 / 上帝粒子:诺奖大师写给所有人的粒子物理趣史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未读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我必需得承认,作为一个基础教育是文科背景的读者,这本书有超过60%以上的内容,我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之中。这本书的“难易程度”,从两位物理学领域的泰斗联手合著以及一长串中文译者的名单里,可能会估摸出一些什么来。这些,大概率都是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之外,织得比较“粗疏”的那部分。

当然,“如坠云雾”的阅读体验,并没有让我觉得这不是一本有价值的书。虽然有“门槛”,但对于心怀好奇,努力想要垫起脚尖,往里面看上一眼的人来说,比如我,这本书的作用更像是一块写着“由此开启”几个大字的路标。方向也许并不是“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而是我在这些内容里“再次读到了我自己”。

关于这本书的“科普”功能,读完这本书,我对粒子物理学致力研究的终极要义,有了一定的模糊认知。我觉得,科学家们并不是要找到某一种粒子本身,而是要借助这个粒子,来论证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无论是宏观的浩瀚星系,还是微观的原子内核,都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都有一套“普世”的规则体系。

拆解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从行行色色的万事万物这中,找到彼此相通的最为基本的、最为微小的结构单元,这大概就是粒子物理学想要去往的方向。在这其中,是什么“普世”的规则造就了光怪陆离与行行色色之间相通的那部分,又是什么“特例”成就了它们的彼此不同、各自精彩?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提及和解答。虽然有些只是一个前瞻性的方向,但都是遥遥地显露出微光的方向。

我对这本书当中提及到的一连串好几个“对称性”相关的理论颇为感兴趣,比如能量守恒之类的基本定理,又为这些“对称性”被另一套“逻辑”打破充满好奇。在“普世”的铁律之外,仍旧还有丰富的“可能性”。这些虽然都是物理学领域才有可能触及的概念,但总让我觉得其中蕴藏着某些哲学领域才有可能会拿出来探讨的话题。在一个“毫无例外”的世界里,因为某些“意外”而在平淡之中创造出了惊喜。就像枯燥的理论,据此变成了生动的奇闻佚事一般令人神往。这些或许可以归类于“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至于“再次读到了我自己”,更多的是认知上的刷新。诺奖获得者、物理学泰斗,透过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不是高中课堂上板起面孔的生硬,而是有风趣笔触的“老顽童”角色,而且他或者他们的视野足够开阔,除了自己擅长的物理学领域,对于神话、宗教、历史、哲学,甚至文学领域的一些内容也是拿捏得非常到位。

对于一个重视个体感受、容易钻进细枝末节里的读者(这点,可以从我平时码字的内容以及拍照的画面中,找到一些端倪),我对这种在横向“面”上特别开阔的内容,有一种极为特殊的膜拜情节。除了仰视学识之外,它也非常容易扭转我的视野,让我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中,俯视自己平淡的生活和现实的烦恼,从而获得一种“超脱”现实种种束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