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一个人:既抹不去过往,又怀揣着思量

一个人就一个人
刘同 / 一个人就一个人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磨铁 / 试读购买

文图 / 左叔

确切地说,《一个人就一个人》是我自己第一本从头至尾读完的刘同的书。对他此前作品的了解,都是“二手”的印象。

比如在一些阅读活动里,会有年轻一些读者朋友站起来讲阅读他作品的感受;比如微博中一些转载“语录”的账号里,读到他此前作品的“只言片语”。由这些零零碎碎的印象拼凑起来的刘同,是贴有“青春文学”的标签的,是非常懂得“自我营销”的。

一个“大大方方”站出来讲奋斗、讲励志,并且标出“副总”头衔的写作者,应该很容易成为年轻读者心目中的偶像。活捉到一个现实中的“鸡汤本汤”,怎么能轻易放过,不拿来崇拜。

然而,我已经过了那个“崇拜奋斗”的年纪,三观已成定局,不太容易被左右。因此,会因为某一个层面上的“浅”,本能地排斥与拒绝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

说实话,读这本书,我还是有企图心的。我试图透过这本书找到“自我营销”的窍门,以及哪些选题会比较容易引起年轻读者的共鸣,能够让极具“二手”传播能力、缔造“口碑”的年轻读者们,在字里行间中轻易地找到“代入感”和“自我投射”。

看刘同这几年先后出版作品的书名,会发现他对“孤独”这个选题还是有一些偏爱的,从《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到《一个人就一个人》,总有些“原地打转”的感觉。因为没有前后对照,所以光读这本《一个人就一个人》是没有办法看到进步与成长的,反而一些细节让我对他“自我营销”的既定印象加深了不少。

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大概是就是疫情期间,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比较“焦虑”和“闲”的阶段。那个阶段,整个影视行业都处在停滞状态之中,刘同所供职的光线传媒应该也不能“幸免”。一个人能拥有“定力”,面对危机时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弥补危机的“损失”。这一点,看似容易,真正执行起来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个人还是蛮佩服他这么多年职场淫浸之中练就的“求生欲”。

这本书所选文字的时间跨度,肯定是要比疫情阶段略长的。为了拉近与读者当下的感受,他在几乎每篇文章的末尾,都做了一个“自编”视角的、文字上的“回望”,也就是站在当下的时空立场,回看以往文字的感受,再去做一些“补白”。我觉得这个还蛮有巧思的,将一些离“孤独”这个题略远的文字,可以借助“补白”拉回来一下,更在时空距离上与读者心理更近一些。

在整体设计上,也有催生读者“二度”传播的设想,比如透明如胶片式的“书封书签”,比如一个读完之后才能拆开的“信封”、比如书的结尾处可以用来“拍照怼人”的四个短篇“附录”以及建议大家在微博中用怎样的话题词参与讨论。以做节目找“互动”话题的方式做一本书,这应该是“媒体人”比较有行业印迹的思维模式吧。

书中收录的文字比我想象中的要“平实”许多,媒体行业的光鲜与现实之的生存之难,写得还是蛮“接地气”的,我此前读过的其他“青春文学”还真不如这些。有些本该是“小说”呈现的内容,刘同做了“散文化”的处理。这种东西,我是排斥的,但是放在一本书当中,也有它的合理性。

比如异乡求学时结识的“小琴”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爱情故事;比如文末的“有谊旅馆”中讲亲子和解这个主题的故事。总感觉以小说的形式呈现,会赋予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意韵在其中,以“散文化”的方式拖着读者去将它读成“故事会”,反而是将主题做浅了,“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这个“浪费”,不仅仅是浪费了一部分读者的期待,其实也是刘同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关,他已经尝试在“做剧”了,那么这些故事的呈现方式,能不能不要如此“轻易”,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可能。一些好的东西,有些好的想法是“当下变现”的诉求,但是要成为大IP,能够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来,可能还需要多一些琢磨、多一些思考。

当然,我也能从刘同的文笔之中看见“自我投射",比如“中文系”背景的写作者对追求“比喻”极致化的执念。读到描写“秋天的北京”的景致如“充了4K高清画质的会员”时,我笑了。这个比喻,就很影视行业啊,也许也“很刘同”呢。

没办法,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既带着过往无法摆脱的印迹,又在思量着该如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