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余生,不必活成他人的期待

文 / 左叔

昨天,有人在群里圈我,给我提了一个问题。

说学校课堂上布置的作文,是让四年级的孩子写散文诗,虽然自己算是读文科的,但也是多年不怎么接触写文章了,平常也不读此类作品,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要找谁的作品给孩子参考参考。

我觉得这个题目太难了。虽说“少年情怀都是诗”,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意象”这个概念是有难度的。

当然,我不能排除“天才”,但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普遍”地去写“散文诗”,即便是写成了,大概也只是“照虎画猫”抓到点“皮毛”吧,此类文本形式最为内核的东西可能是“抓不住”的,最后被“朦胧”的形式所累,但愿不要就此落下“虚浮”文风的毛病。

我当然有推荐一些名字,但都还是我在读书阶段名字最为响亮的那一拔人,时间再往后,跨过新千年,怎么也想不出新的名字来。时代洪流总在不断涤荡,真正能够沉积下来的,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起床,忽然就想起席慕蓉落在了“名单”之外,又联想起此前参加某项培训,做短视频和直播的培训老师反复强调的“垂直领域”,反复强调的“人设标签”。

会突然间发现,即便是身为作家的她,也在不断地被“标签”塑造着,最直接的影响是沉寂许久之后,当提到某个“标签”的时候,还能否被人回忆起来。

关于这个话题,诗人席慕蓉在《独白》有这样一番话: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那堂课的老师是传统媒体出来的,后来自己在做MCN机构,签了一堆做内容输出的“网红”账号。她觉得自己“名门正派”的经历既是优势,又是枷锁。

优势是,相对于其他背景的人,她更能把握住形势政策上的变化,在对接行政领域的Case时会比较懂“套路”,能够把事情谈成;劣势是,流量底线比较高,不愿意为了流量去做太low的事情,因此也错过了很多不错的机会。

我们每个都活在“期待”里,孩子活在老师和家长的期待里,年纪小小就要去挑战“散文诗”;作家也活在读者的期待里,这部作品大热了,下一部不应该超越一下吗;离职的前媒体人也活在期待里,不为了钱才走出去的吗,搏眼睛的事情不做的吗?

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呢?反而被他人期待给淹没了。普通人对于“转型”这个没有太多的概念,看得最多的是艺人的转型,少女偶像突然就成熟性感起来了,鲜肉流量突然就开始标榜演技了,这其中有市场的期待,也有一些艺人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普通人也不是完全没有转型的机会,有些人换了行业、换了领域、换了跑道,多半也是放弃了家人父母对其此生“安稳”的期待,想要试一试自己有没有办法圆自己的一个梦。

不管这个梦最终能不能实现,我始终觉得,人对自己仍有期待,是件挺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