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立场决定了无法相融的看法

《荒野生存》改编自乔恩·科莱考尔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在1992年,品学兼优、身为运动健将的美国大学生克里斯托弗·约翰逊·迈克坎德雷斯面对前途无量的事业机会,离开一切现代文明,远足阿拉斯加的荒蛮之地体验生活的故事。

文 / 左叔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若是从不同剖面来看,会有不同的答案。

就拿《荒野生存》当中的年轻人之死来举例,社会治理领域的人看到一个人的非正常死亡,肯定会反思他是否有心理疾患,社会救济和支撑系统是否足够完备,在预防非正常死亡的体制和机制上还有没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搁在某些语境里,还要追究责任,衍生出其他社会议题来。

如果以阶层分析的角度来看,这难道不是某些“吃不饱了不饿”的阶层,在自我价值实现上感受到空虚,在寻求刺激的道路上误入歧途的反面典型吗?围绕这个角度,大道理很多,根本讲不完。

若是从人员管理的角度来看,重点又会自然而然地转去,如何及时堵塞漏洞,加强风险防范上来。若是身边的某个团队有这样的人忽然出走,自然也就惊起一众的管理者,小心屁股底下的位置能否坐得牢靠。事情还是同一件,对此看法却已经有了万千变化。根本的原因,是彼此的立场有差异。

再换一个领域,就像《荒野生存》这本书以及后来衍出来的电影所涉足的文艺创作领域,这个故事为什么会以纪实的方式被写下,会以影像的方式二度创作,最根本的价值是它有涉足探讨到人性当中那些极为特殊的幽微处。

一个拥有强大自我的人,与社会之间的格格不入、矛盾重重的外部冲突,以及一个内在脆弱的人,想要找寻又无法实现的内在冲突。两股强大力量的彼此拉扯,最终将一个人淹没在远离人群的荒野之中。

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最喜欢塑造的角色往往就是有“格格不入”感的人物。原因很简单,有冲突,才能有张力,有张力,才有故事性,有故事性,才会吸引读者,有读者愿意投入自我,才能有共鸣……这是个链条,缺掉任何一环,都走不下去。

若是以心灵鸡汤的角度来看,现实中的一场悲剧,转念来看,同样也是一个人追求自我,并最终找到答案的“喜剧”。抵御“无用功”和“消磨感”,是需要大量的自我价值实现来支撑着的,如果这些自我价值实现被疲于奔命消磨掉了,被无欲无求禁锢住,很难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什么富有价值的创造。

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幸福的权力和自由,追求那种令人身心放松的状态,找到能够让自己保持自洽且平和的办法。想要从别人的故事里收获什么,主要还是你想要得到什么。旁人的立场和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到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