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坡那边:苏轼记:扎根其中的葱郁不在当下就在辽远的未来
文图 / 左叔 在读于坚的《在东坡那边:苏轼记》之前,我其实是没有怀抱着读人物传记般期待的。我相信一个诗人的表达,一定不会像史学家做研究那样“一板一眼”,那些明确的、贴实的、具体的细节,会在诗歌的语汇中被重新审视、比拟、编织、流淌,成为一个 ...
文图 / 左叔 在读于坚的《在东坡那边:苏轼记》之前,我其实是没有怀抱着读人物传记般期待的。我相信一个诗人的表达,一定不会像史学家做研究那样“一板一眼”,那些明确的、贴实的、具体的细节,会在诗歌的语汇中被重新审视、比拟、编织、流淌,成为一个 ...
故国一去九万里,时光倒溯三百秋。海涯孤岛独自守,辛酸落寞无泪流。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其实行业剧挺流行的,印象里应该也有一部名叫《外交官》的剧作,不过我没有看过,只是粗粗地了解了演员的卡司阵容,一看俊男美女的配制,大体也就知道事业线加感 ...
文图 / 左叔 之前,也零零碎碎地读过一些日本的俳句,知道它在形式上近乎我们所熟悉的“格律诗”,但又惊诧它的体量之短。短短三行,体量小到仿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所以,总在担心如此短小的文学形式,所能承载的诸多的信息量,都是在表面的文本 ...
文图 / 左叔 最近一个阶段,一直在读与《大运河漂来紫禁城》类似的、“知识补足型”的书,碰到像朱文颖这本短篇小说《有人将至》这样的“审美陶冶型”的作品,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不适的“症状”,以“求真探索”的眼光去读“需要眯起眼睛来”,去摸到它朦朦 ...
文图 /左叔 发现这本“中篇小说集”具备“某种实验性质”是在读到第四个故事《丧犬之痛》后意识到的。日本作家村上龙的“中篇小说集”《永远不要说你老了》,一共收录了五个“中篇小说”,分别是:《婚姻介绍所》、《再做一次翱翔天际的梦》、《露营车》、 ...
文图 / 左叔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轻快”的书,报章杂志上的专栏集辑成册的作品,在阅读的体验上多半都有这样的“调性”。受限于刊载版面,这一类作品通常在体裁和体量上都是从细微处着眼的,加上又是连载的关系,在人生时间跨度和经历积累方面同样也在受限 ...
文图 / 左叔 得到这本书的书讯很早,也错过了莫老师一堂近在身边、高朋满座的讲座。这本书入手也早,只是读得很迟,一直不曾拆掉塑封。因为心里始终悬着一个疑惑,担心它是那种“大而全”成体系地讲解唐诗渊源的作品,读起来跟读大学专业课教材一样的感受 ...
文图 / 左叔 2009年,居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面包师神幸纪,以自己、妻子和孩子的名义给在东京开建筑师事务所的中村好文写了一封信,请求他能否为自己全家设计一间集法式面包窑、工作间、零售商店和住家于一体,“能够将我生活的一切囊括进去,随机应变 ...
我大概是十年前养成了每天记工作日志的习惯,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在职场中“背锅”。比如前几天就有一件事情,让我感慨随手“记一笔”还蛮重要的。 两年前,我因为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就将某项工作要用的U盾移交给了其他人。最近,这项工作又要重启,所有人都 ...
文图 / 左叔 《喜欢就买单》对于我而言,是一本被推荐序吊足了胃口的书。 不知是何方神圣的曹寇,推荐序写得很“深刻”。 他分析了“中产阶层”这个群体身上自带的“悲剧色彩”,表面上可能会被视为“成功人士”“民间力量”“体面的代言人”,但真实状 ...
文图 / 左叔 未读之前,料想这本《我与鲁迅》是一本“撕标签”的书。 和很多人一样,上次读鲁迅的大作还是学生时代。一篇又一篇,没完没了,背课文背到脑仁疼,大概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共同的印象。虽然,后来我也劝人要多让孩子背背课文,尤其是那些经典 ...
文图 / 左叔 作为写作者,于坚更为人熟悉的身份是诗人。而这一本《巴黎记》,则是一本与巴黎相关的散文集,是“诗人于坚关于巴黎的絮语、思维片段、想法、记录、见闻、观感手记、便条、或者胡思乱想的意识流,张冠李戴,以及实地街拍”,但这洋洋洒洒的一 ...
文 / 左叔 蔡澜先生的这一本《活着,就要尽兴》大概是报章杂志专栏集辑而成的,内容洋洋洒洒、长短不拘,且千言万语、包罗万象,读完之后想要捡起一个头说点什么,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勉强算是写过月度专栏的人,也曾深切地体验过“开天窗”的焦虑 ...
文图 / 左叔 与现如今市面上某些“流行”的内容比起来,栗鹿这一本《所有罕见的鸟》要“严肃”许多,可是与我印象中那些“严肃文学”比起来,栗鹿这一本《所有罕见的鸟》又带着文明社会“影像史”开启之后的“轻盈”质感。 介于两者中间,又糅杂了很多“ ...
那时我正骑车回家 诗 / 于坚 那时我正骑车回家那时我正在骑在明晃晃的大路忽然间 一阵大风裹住了世界太阳摇晃 城市一片乱响人们全都停下 闭上眼睛仿佛被卷入某种不可预知的命运在昏暗中站立 一动不动像是一块块远古的石头 彼此隔绝又像是一种真相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