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偶遇都是久别重逢

文图 / 左叔 在旅行这个问题上,我一直不是那种喜欢纵情山水的旅行者,相较于大好河山、原野自然、古迹名胜,我更偏爱城市里寻常巷陌的旅行,穿行在人间烟火里,会让我感觉到放松与自在。 这几年,但凡有机会去到陌生的城市,我通常都会在有限的时间里, ...
文图 / 左叔 在旅行这个问题上,我一直不是那种喜欢纵情山水的旅行者,相较于大好河山、原野自然、古迹名胜,我更偏爱城市里寻常巷陌的旅行,穿行在人间烟火里,会让我感觉到放松与自在。 这几年,但凡有机会去到陌生的城市,我通常都会在有限的时间里, ...
文图 / 左叔 没读邓安庆的《望花》之前,单纯地看到这《望花》书名,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的故乡俚语“妄花”。 这里的“妄”字是“虚妄”的意思,乍一听有点佛家的禅意,但实际上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实用主义”。所谓“妄花”,就是不会结出果 ...
文 / 左叔 蔡澜先生的这一本《活着,就要尽兴》大概是报章杂志专栏集辑而成的,内容洋洋洒洒、长短不拘,且千言万语、包罗万象,读完之后想要捡起一个头说点什么,也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勉强算是写过月度专栏的人,也曾深切地体验过“开天窗”的焦虑 ...
我大概是十年前养成了每天记工作日志的习惯,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在职场中“背锅”。比如前几天就有一件事情,让我感慨随手“记一笔”还蛮重要的。 两年前,我因为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就将某项工作要用的U盾移交给了其他人。最近,这项工作又要重启,所有人都 ...
[hermit auto="0" loop="0" unexpand="0" fullheight="0"]remote#:302[/hermit] 文 / 左叔 活在这个世间,难免不陷落“两难”境地,有些是情义之间,有些是事理逻辑,这个时 ...
文图 / 左叔 我勉强也算是厂矿大院子弟,小时候曾经在老电厂的宿舍住过一段时间。在那个资源有限的年代里,有蒸汽锅炉的电厂意味着24小时有热水供应。 在江淮颇寒的冬天,洗不要钱的热水澡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福利。我不知道外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我也不 ...
文图 / 左叔 每个创作者可能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吧。在我看来,孙频的“创作母题”似乎就是那灰扑扑的时代残影,那些自己曾经厌弃的,又始终无法再重新回到那里的过往。读过《天空之城》,再读《狮子的恩典》,如此的感受更为强烈且直接。 我喜欢这个小 ...
文图 / 左叔 每隔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连续读了几本虚构(纯文学)作品之后,我都想要读一两本纪实类作品来校正一下自己已经略有“偏航”的感知能力。虽说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状态常常令人有脚不沾地不安全感。当然,纪实作品也未必全然是人间烟火。 ...
文图 / 左叔 在读于坚的《在东坡那边:苏轼记》之前,我其实是没有怀抱着读人物传记般期待的。我相信一个诗人的表达,一定不会像史学家做研究那样“一板一眼”,那些明确的、贴实的、具体的细节,会在诗歌的语汇中被重新审视、比拟、编织、流淌,成为一个 ...
文图 / 左叔 其实不读后记,我也能从文字中感受到这是一个人在经历人生起落之后才能拥有的表述风格。这一类表述风格,在内敛之余也有自怨自艾的舔舐感,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出于本能在细数伤痕的过程之中,获得某种内心的平衡。 行走世间,人总归要信一 ...
李淼 / 给孩子讲太空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购买 文图 / 左叔 在今年高考的第二天,读完这本书。 昨天各地高考作文题出来的时候,微博豆瓣上好不热闹。我戏言,一年一度“高考过来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到了,代表“考神”原谅他们吧 ...
文图 / 左叔 未读之前,料想这本《我与鲁迅》是一本“撕标签”的书。 和很多人一样,上次读鲁迅的大作还是学生时代。一篇又一篇,没完没了,背课文背到脑仁疼,大概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共同的印象。虽然,后来我也劝人要多让孩子背背课文,尤其是那些经典 ...
文图 / 左叔 《喜欢就买单》对于我而言,是一本被推荐序吊足了胃口的书。 不知是何方神圣的曹寇,推荐序写得很“深刻”。 他分析了“中产阶层”这个群体身上自带的“悲剧色彩”,表面上可能会被视为“成功人士”“民间力量”“体面的代言人”,但真实状 ...
文图 / 左叔 其实每年暑热之际,我的写作状态都不好,整个人是疲乏的。我理解的创作有三个重要的环节:感受、内化、表达。到了暑热的时节,这三个环节就全然乱了套。 整个人是燥热的,尤其是内心是焦躁的,根本没有办法舒展开自己的感官,麻木地穿行于日 ...
文图 / 左叔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轻快”的书,报章杂志上的专栏集辑成册的作品,在阅读的体验上多半都有这样的“调性”。受限于刊载版面,这一类作品通常在体裁和体量上都是从细微处着眼的,加上又是连载的关系,在人生时间跨度和经历积累方面同样也在受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