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是十年前养成了每天记工作日志的习惯,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在职场中“背锅”。比如前几天就有一件事情,让我感慨随手“记一笔”还蛮重要的。
两年前,我因为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就将某项工作要用的U盾移交给了其他人。最近,这项工作又要重启,所有人都在问我U盾在哪里。我印象中有移交,但不记得交给了谁。于是,我默默地打开记在电脑里面的工作日志,轻易就“锅”甩给了“下家”。
最终盾还是丢了,“锅”还是我的,但我至少说清楚了自己无关。当然,在此前十几年的职场生涯之中,随手“记一笔”曾经也帮我避“锅”无数,有些“锅”还成了自己的“护身符”,这里就不便一一交待了。
我的工作日志都是电子的,记在电脑里的一个word文档中,会显示修订的印迹,然后会同步到云端。这项工作并不琐碎,有时候就做完了就记一笔,有时候就是每天下班前花个三五分钟集中梳理一下。
在记录内容方面,我个人还是着重记录一些与他们工作有交集、有衔接、有配合的部分,自己完成的一些份内的工作,除了经费开支往来之外,一般只是粗略地记一下大概。为什么是这样的“详略安排”,过往的经验告诉我,职场的“凶险”处多半都与他人相关。
我也曾经记过纸质的工作日志,但因为检索困难,而最终选择了电子的;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习惯使用一些手机上的app记载日常;也有一些“心灵手巧”的朋友,真得就像《365天子弹笔记》那样,能够拿得出手一本本漂亮的手账。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记这件事情还是必要的。
可能是因为我“手残”的关系,我无法做到像《365天子弹笔记》所宣称的以365秒完成那么漂亮的实体纸质手账。我虽然也每天携带笔记本,但我的笔记本基本上都是读书的抄摘以及写作需要记下来的随想。而且我“检索利用”这些内容的周期都不长,一般一周之内就已经将这些内容重新整理以“书评”的方式到自己的网站上。
所以,我很难想象,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一本《365天子弹笔记》,这个能力不是每天坚持去记载的能力,而是记载一本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包罗万象”的笔记,而不必担心它哪一天不见了的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