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极:唯有真正孤独过的人才能略有体会

故国一去九万里,时光倒溯三百秋。
海涯孤岛独自守,辛酸落寞无泪流。

卢山 著 / 蹦极:孤独者如向死而生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文图 / 左叔

这几年,其实行业剧挺流行的,印象里应该也有一部名叫《外交官》的剧作,不过我没有看过,只是粗粗地了解了演员的卡司阵容,一看俊男美女的配制,大体也就知道事业线加感情线的操作。

读卢山这一本反映南太平洋岛国“外交风云”的小说《蹦极》,我的脑袋里面一只琢磨着它改编成剧作的可能性有多大。《蹦极》讲的故事不复杂,主人公是一个快五十还没有当上参赞的外交“小兵”,接到任务之后独自一人去一个弹丸岛国建大使馆,在排除万难之后,终于不辱使命,粉碎了对手的阴谋,成就了一番事业。

整个故事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男欢女爱的感情戏,即便有谁要看五十多岁的老夫老妻诉相思之苦呢?这样的“结构”,影视剧估计是使不得了,改编成一个话剧不知道使不使得,毕竟有“主旋律”的价值取向。但是要从哪里截取出最有戏剧高潮的一段呢?若是换我,大概就是史无前例的岛国风暴之后吧,前面的那些“漫长的等待”,台词里面交待即可。

《蹦极》是本小说,但在我看来,它更接近于“报告文学”,可能与作者卢山“刻意”营造出来的叙述风格相关,主人公“我”的叙述语态非常接近五十来岁人的表达风格。此外,场景、心境的描写都是非常“直”的,对于读惯了其他风格小说的我来说,总觉得不够有“美感”。

当然,作为一本小说,我也会稍稍有一些嫌它在推动情节方面缺乏足够的“动力”,虽然从始至终都有一个“任务”要完成,一路之上不断地有各种干扰因素,但还是觉得还是不够“抓人”,缺少一些引人入胜的“钩子”。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到底是出在什么地方?会不会有可能是面对网络时代的读者,小说《蹦极》所规定的时代情境,比较难以唤醒读者身处孤独的同理心。虽说这个时代,宅成了一种相对普遍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可能连续数日足不出户,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透过网络产生人与人这间的交集。

身为网络时代的读者,大概很难体会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外交官“钟良”与国内主要靠写信,遇到紧急的事情打电话请示汇报,都不知道能不能即刻就能接通。这样的情境,在中国至少要倒推四十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生活过的人也许会有更多一些的感触。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我,尤其是那些从大城市的喧嚣里面逃离出来的人,他们向往孤独、享受孤独、品味孤独。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心理因素,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是我们去主动寻求孤独,还是被迫接受孤独。如果不能体会到这种孤立无援的感受,其实就很难进入这个小说的交待的情境之中,理解人物内心里的想法。比如“独处的时候,想事就是最大的消遣。”

都说“人群中的孤独是最大的孤独”,心理上的孤独感,我们都曾有过或多或少的体会,但物理上的孤独与隔绝可能有此体验的并不多。即便有,也不会时间太长,不会发展到“与山海对话、与草木聊天”那种神神叨叨的状态,接近故事主公人钟良在某些时刻所展现出来的状态。

真正经历过的人,一定知道这样的状态并不舒服,一点也不迷人,接近煎熬。在煎熬之中,人若是想要挺过来,必定要有信念,一种信念是终有一天脱离此种状态,另一种信念大概就是书中所描述的,使命必达,无畏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