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寂寞,你一定有你的苦衷

无论你做什么,我都爱你。即使不懂你,我也接纳你。人世寂寞,你一定有你的苦衷。
—— 陆茵茵 《台风天》

文 / 左叔

最近一直在读“知识补足型”的书,鲜少读“审美陶治型”的作品,所以读到朱文颖的短篇小说集《有人将至》还有那么一点点不习惯。总是用自己的“理性脑”去做“感性脑”该做的事情。

读科普类“知识补足型”的书都希望从中有所收获,来弥补自己原先知识体系那张网上“窟窿”比较大的地方,会有“功利”的目的,而读小说散文这一类的作品,往往并没有直接的、显性的效果,而会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变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过“理性脑”用久了,碰到需要用“感性脑”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拉扯的情况,比如小说中的人物,读之前自然知道是脱胎于生活,但又是为了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坚硬的内核”服务的,并不等同于生活。但“理性脑”上来的第一步,是先找寻这个人的合理性,找寻他去推动情节向前走的动机,忘记了生活有其必然,也一定有其偶然。

除了读小说,看剧作,想要推敲一个人物之外,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也习惯性地用“理性脑”去看待别人的一切举动。这个人这么做这件事情,他一定是那么想的。从具体的行径,来推导出来那个人的动机,这其中势必就有一些误会。

在职场环境中,有些人会表现得侵略性强一些,会在有意无意之中越过人际关往的边界,或是占了别人的资源,或者抢了别人功劳。不管是身处当局者之中“利益关系人”,还是站在旁观者角度的“吃瓜群众”,势必在“事不过三”之后要分析这个人行事动机以及人品问题,会觉得这个人的“每一步”都是“宫心计”般的步步为赢的。

但反过来想想,我们自己做事情,有些事情确实背后是有动机的,但有一些事情就是下意识的本能反应,而我们那个真实的动机潜藏得比较深,非得要通过一番分析之后才能被我们意识到,原来我自己在内在决定机制是自带这样的“目的性”的,而这个潜藏的比较深的反应,多半与我们童年的成长环境有关,这其中有些是我们不太方便说的“苦衷”。

有时候会不太能够理解,按道自己的逻辑说得通的事情,到了对方那边非要调个方向,明明是可以做成“顺水推舟”的事情,非要搞成“五次三番”到处设限。

除了彼此信息不对称等外因之外,一个人的内在的“苦衷”大概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如果以“理性脑”来看待,那便是处处刁难,不妨以“感性脑”来看看这些或许本就分辨不清楚、说不明白的混沌吧,多一些体谅对方无法说出口的“苦衷”,人际关系或许会多些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