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你迅速成长的机会,也有可能让你遭受更多质疑的目光

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刘瑜 文 / 左叔 若干年前,平面媒体还行的时候,我写过专栏,每周刊发的那种。“接到这个活” ...
人渴望被承认,也就是别人的目光,但是同时,当别人的目光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感到窒息,感到不自由。获得承认和追求自由之间,有一个多么辩证的关系。—— 刘瑜 文 / 左叔 若干年前,平面媒体还行的时候,我写过专栏,每周刊发的那种。“接到这个活” ...
长大之后才意识到远离负能量的人是多么的重要,我的乐观开朗并不能感染她分毫,而她却能轻而易举地将我同化。 文 / 左叔 直到现在,我对充满负能量的“垃圾人”这个概念还是心有余悸的。 可能是为人父母之后的本能吧,我记得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儿,一直 ...
从来,爱不知道自己的深度,直到别离的时刻。 —— 卡里·纪伯伦 人这辈子,免不了要跟自己的劣根缠斗。很多事情,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却怎么也没有办法规避掉。回回走进同一个“迷局”,原地打转、反复折腾。 我就比较容易被拦在眼前的琐碎小事给绊住 ...
文 / 左叔 虽然搬进来六七年了,也就是最近才刚刚“解锁”了二楼。原先家里人口少,除了夏天的时候,会常去二楼的小房间里榻榻米上瘫一会儿,一般不大会动用到二楼的空房间。最近家里来了亲戚,我也贪图一些“清净”,二楼便启用了。 说起来,也就是人爬 ...
期望常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这是要求别人顺从我们的意志。—— 约翰·威尔伍德 文 / 左叔 约翰·威尔伍德提到的这个“期望”,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里听到最多的那三个字:“为你好”。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从小到大这三个字听到耳朵起茧,可是一旦为人 ...
“自我”不是突然的顿悟,而是探索、试错的结果。没有一个“自我”在二十岁就是成品。 —— 刘瑜 文 / 左叔 身份证上的生日,永远只会被各大网络平台、各大电信运营商、各大金融机构惦念着,一早便发来短信与我反复确认,是否还是活跃用户。 这也不能 ...
人就是这样的吧。有时会闷闷不乐,有时会钻牛角尖,胡思乱想地感觉自己很悲惨。有时还会觉得自己心情特别好,无所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做。这两种心情都会有的。两者出现的概率差不多。时间就是在这样的反反复复当中过去的。—— 吉本芭娜娜 《甘露》 文 / ...
在看不到的地方也保持天真,我认为这就是让生活保持新鲜的方法,没有成长也没关系,只希望保新奇。 —— 松浦弥太郎 文 / 左叔 人的所有认知,是建立在既往之上的。过去积累的学识、经验等等,织成了一张或细密、或粗疏的网。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能捞 ...
这些年来我学到了一件事,如果你做了决定,恐惧就会消失。知道哪些事情你非做不可,就不会再害怕。 —— 罗莎·帕克斯 文 / 左叔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人被逼到没有退路,脚下的路自然而然也就生出来了。最为有名的例子,便是破釜沉舟典故的由来。 ...
我攀上一架梯子,闭上眼睛,梦着一条汹涌的河。 —— 维斯托尼提斯 《反向》 文图 / 左叔 因为“戴口罩”的关系,隔了很久才收到编辑寄来的书。书中附了一封信,几行娟秀的小字,让人看得觉舒服。这年头,能够写一手好字的人,印象中应该有不少,可现 ...
文 / 左叔 说实话写公众号至今,我从来就没把10W+当作目标,并不是我觉得"这样很浅薄",而是觉得在现如今的条件之下,无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心态上,我都还没有准备好。换句更直白的话:10W+,我不配拥有。 流量嗜血、盛名难负,万一10W+ ...
一个重要的方法: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坚持做,然后就类似于麻木了,适应了,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会逐渐自动退去。惊人的简单,但事实就是如此。 —— 刘未鹏 《暗时间》 文 / 左叔 昨天其实是完全有理由“断更”来着的,但是一觉睡醒了之后 ...
人最不能原谅的莫过于被迫从真诚的热情中醒悟,明白过来那个曾令他们寄托了全部希望的人正是他们失望的人。 ——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 文图 / 左叔 忙到下午的时候,群里突然曝出一个“好消息”,底下跟了一排“大拇指”在保持队形。瞄 ...
眼光长远是理性的,但也是苦闷的,因为美好永远在将来,当下永远有苦难。 —— 伯特兰·罗素 文 / 左叔 “倒春寒”里的青黄不接、瑟瑟发抖,确实挺难的,但真正见识到它的威力,估计要等“秋收”的时候。 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复杂、产业链条越延 ...
大多数引起人的不幸、痛苦、绝望、羞辱、逆境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人性中的恶,而是简单的惰性。 —— 马洛伊·山多尔 文图 / 左叔 一开始,我都怀疑这些卖家到底靠什么挣钱,后来经过朋友的点拨,算是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最近深陷在某平台的绿植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