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事不是一个人孤独终老

[hermit autoplay="false" mode="random" preload="metadata"]remote#:361[/hermit]

-

文 / 左叔

身为社会动物,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孤独感作斗争,虽然此类“斗争”我们常常无法明确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它但始终暗伏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之中。

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感觉就好像身陷在黑暗的海上,没有罗盘、没有导航,你需要时时刻刻参照身边的同行者,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节奏。

每个人本质上都是盲目的,却也能在互为参照中,摸索着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身边的参照本质上构成了一个“混沌系统”,我们也会被其“塑造”,被其影响。

有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应试教育中搞“快慢班”的环境里,总有一些原本属于“中不溜秋”的孩子,扔在“慢班”和放进“快班”里会有不一样的“成绩”。

如此看来,若想要实现某个目标的话,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有时候也很关键。

在人际关系之中,可以与孤独感抗衡的是亲密关系,包括且不仅限于恋爱、婚姻、朋友、亲子这些关系,当然最为典型的是因为婚恋所建立的亲密关系,它们能让人拥有与孤独感抗衡的力量。

这力量不是亲密关系本身赋予的,而是建立在亲密关系之上的,强烈人际吸引、彼此的激赏以及可以托付依靠的安全感,它们与同处"移动状态“之中的“同行者”,更好像是茫茫暗夜、滚滚波涛之中,始终可以照亮方向、给予安心的灯塔。

当然,也会有“错付”的时候。你心里想要的那个光亮,是恒久不变的“星斗”,然而现实却只给了你风雨飘摇的“烛火”;你以为它始终会在原处,始终明亮,当你需要支撑的时候,它灭了,它消失不见了。

一路之上,你的心境也会变化。没有人能够始终怀抱着“得未曾有”的谦卑。关于这“变化”有更为经典的描摹,比如“祖师奶奶”张爱玲写过“红玫瑰与白玫瑰”,“奇情才女”李碧华写过“青蛇与白蛇”,就不必多缀言了。

罗宾·威廉姆斯出演的美国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当中有一句台词: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这句台词讲了另一种“错付”,那就是人生荒诞、现实残酷,我们多半没和“星斗”走到最后,而是与“那些你让感到孤独的人”在“风雨飘摇”中互相伤害、蹉跎了人生,确实很“糟糕”。

然而,亲密关系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终究只是一种关系,只是相对紧密而已,是那种“透得过气来”的紧密,这“透得过气来”的适度也很关键,过于紧密了,失掉了自我,同样也很“糟糕”。

没有一条准则,也没有一个刻度,觉得过于紧密了就去主动的松一松,让俩个人都有各自之外的侧重;觉得太松了就想办法调整调整,你可以去扯扯紧,拉拉弦,如果实在扯不回来,也可以选择放弃。

只不过,放弃一段亲密关系,算得上是大刀阔斧的调整方案,很多人在此之后,几乎没有再去建立亲密关系的勇气和心力,即便日后身边有个人,也很难体会到那种“挥别错的才会与对的相逢”的幸运感。

也许,恒久远的“星斗”本身也是移动着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样看来,最糟糕的事情是没有看清自己,与“孤独感”纠缠是我们此生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