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叔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还是在努力地跟上新生事物的,对年轻朋友感兴趣的东西谈不上深入了解,略知皮毛还是做到了。直到最近一两年,才明确地意识到不同年代的人之间不可弥合的差异,见识到了纵横的代沟。
曾和一些年轻朋友居多的短视频拍摄工作室有过交集,聊过一些“传统”的、“一板一眼”的“形象宣传片”要怎么拍。我所熟悉的、以往的工作模式,一定是脚本文案先出,或者是“配音稿”先出,待“甲方爸爸”敲定后再去执行。
可是每次跟年轻朋友居多的工作室谈前期创意的时候,他们所能给出的常常是“两列若干行”的表格。
一列里面是他们设想的画面,有的是从别人的片子扒来的定格画面,有些直接是手绘的示意图;另一列里面是对这些画面进行解释的零星文字,有“所见即所得”式的直观。
起初遇过一两次,我以为只是个例,后来遇多了,也慢慢感受到不同年代人之间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思维模式是“纸面的”,是靠文字串联起来的;对于他们而言是,思维模式是“屏面的”,是靠画面串联起来的。
提到某个经典,我们在记忆里检索曾经留下深刻印迹的文字;而在他们脑海里首先反映出来的一定是某个画面和场景。我们听歌,记忆里会有旋律;他们听歌,除了旋律还有MV的画面。
出版作品篇幅越来越短、短视频应用越来越流行,未来承载文明的形式可能也会发生改变,这些潮流变化应该都是于此的。不同年代人之间的差异,显然也是由各自的成长环境塑造的。意识到这一点,代沟里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地和很多人聊天,说到他们团队里的年轻人,他们多半会用一个词来给他们贴标签:“佛系”。
我体会过他们的感觉,那些用惯的激励手段、惩戒措施都没有办法在他们身上施效,他们就是那种“捏起来不像个粽子,摊下去不像个糍粑”式的存在。也有人感慨,这要怎么办?
其实我觉得是多虑了吧,每个年代的人,都曾不被前人看好过,最后不也成了“中流砥柱”。前排还有人在线,后排的“识时务”地趴着不动,如今年轻人的“佛系”心态,也是一种避免无谓空耗的策略吧。
英年早逝的日本作家中岛敦在《山月记》中有这样一句: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想彻底趴着的,就不必强求了,人各有志。如果是内心里有些想法的年轻朋友,随大流可能不必让人讥笑,但却不是最好的安排。很多事情,我们不能两头都能占得了便宜,总归要认一头的。
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成为“中流砥柱”前还是要有历练的,不是前排的人没了,后排的人就能顺利接手,就能自然而然地够扛起来。
为了避免临时接盘的慌张,让人生多几分从容,有些苦多多少少是要吃一些的,即便不是亲自去琢磨,多看两眼别人是如何应付的,也是经验的积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