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白幼瘦”的王冰冰,可能是因为我们常是一个人面对“小屏”

文 / 左叔 昨天看了两条“破圈”的短视频,都与近期的重大会议报道相关,真的是可以算是传统媒体向流量“低头”的实证了。一条是新某社张扬的,一条是某总台王冰冰的。 两条“爆款”视频里青春美好、笑颜如花的年轻面孔,破除了这两家媒体严肃刻板的形象 ...
文 / 左叔 昨天看了两条“破圈”的短视频,都与近期的重大会议报道相关,真的是可以算是传统媒体向流量“低头”的实证了。一条是新某社张扬的,一条是某总台王冰冰的。 两条“爆款”视频里青春美好、笑颜如花的年轻面孔,破除了这两家媒体严肃刻板的形象 ...
很多时候人们会从一个错误的角度去理解自信,认为“当我有了自信心,我就会做什么都充满了自信。”但,与其说自信是一种感觉倒不如说它更是行动。人们并不需要一定经历某种感受才能在行动上表达出来。比如当你正在跟某个人辩论很激烈,你感到情绪很激动,但这 ...
很多时候我遇到的充满负能量的自责总是这样的话:“但这是事实。”然而,事实也可能因为我们不一样的观察角度而披着各种不一样的外衣。试想当你劝慰朋友时,会不会常用负面词语呢?我们跟别人说话时常常会注意自己的措辞。如果你的某位同事做了件蠢事,你可能 ...
文图 / 左叔 我们评判真知与伪学说之间的界限常常是主观的,标准也常常是一线之隔。当我在书中读到“九型人格图”,知道各种类型之间的人格在互相转换的情况时,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星座学”理论当中的“上升星座”、“太阳星座”、“月亮星座”那一 ...
请允许自己刻意地将精神世界与现实层面做一个区隔,然后在职场上将自己武装成夜行动物,不事张扬,沉着冷静地将一些无影的搏奕当作与己无关的游戏。然而,在另一些地方,内心中的积淀会因为褪下面具而慢慢释放开来,在沉溺于文字或者物质的依赖当中,寻找解脱 ...
说到“视觉化成功”这几个字,让人很难不联想到一些激人上进的大师们所一贯鼓吹的什么“只要你相信,你就会看到,那么你就成功了。”之类的心灵鸡汤或心灵鸡血。然而我们这里提到的“成功”比他们说的成功要复杂的多,认知治疗更不是什么虚假的正能量灌输,而 ...
许多低自信心的人倾向于“印象管理”,即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成为真正的自己相反,他们的行为似乎总是想从他人那里得到这样一个认可:如果与别人意见相左,那么放弃自己的同意别人的,无论穿衣还是行事都必须在某些方便是与他人一致的,用一种负面的方式 ...
对很多自信心较低的人来说,真正接受表扬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道歉对他们而言就较为轻松也做得很多的事情了。这两种行为都源自于对负性的自我感觉,但改变行为方式却有助于改变内在的感觉。有时我们会相信只有内在感受改变了才会改变行为方式:“如果我觉得 ...
文图 / 左叔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其实我和很多人一样,总觉得时间和精力不足以背负太多的“书债”,每每看到那些未拆塑封的书堆在架子上,总是在感慨买得太多,读得太少。 这一本《微反应心理学全集》大概是四月份入的手,当时读到推介便觉得这样的 ...
悲观主义不是情绪,是你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和认知,我不是一个死气沉沉、郁郁寡欢的人,我是一个乐呵呵的悲观主义者。—— 廖一梅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文 / 左叔 女儿的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算是考砸了吧,虽然平时测验常有闪失,但“正而八经”的考 ...
自从有了私媒体之后,“晒”无处不在,我也是其中一员。我常常在各个角落记录自己的生活,也无意间“晒”了一些东西,读过的书,吃过的饭,走过的路,遇过的人,还有或许明天便会松驰的这副皮囊。我的微博粉丝一万有余、微信私号所谓的“朋友”大概也有千余人 ...
其实一个人的晚餐并不会特别的让人觉得哀伤,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用美食来宠爱自己的人。买菜、洗净、切块、下锅、调味,一切的琐碎在你看来会是一种享受,你喜欢在厨房明黄色的暖光下将盘碗碟一一地铺陈开开,喜欢听油锅吱吱作响的喧哗,喜欢文火慢炖出来的诱人 ...
文 / 左叔 早上送孩子上学,听动感101的《音乐早餐》,主持人在聊的话题是“当年高考”。 主持人小畅就说到自己当年作为考生,也在听动感101,觉得主持人几句劝慰考生“看淡”的话,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反正他们已经考过了。如今,换过身份再 ...
文 | 鹿满川 图 | 左叔 她单身了两年多,终于恋爱了。 他们是在一个社交软件上认识的,因为距离很近,彼此兴趣相同,两个人互加了好友,聊了将近一个礼拜,觉得彼此都不错,就约在周末见个面深入了解一下。 那天他穿了一件很显身材的白衬衫,离好远 ...
一觉醒来便是六点三十分,纵使昨晚十一点半才到家,但还是这个点便醒了。脑子里面有刻了一枚极准的生物钟,数十年如一日,不必闹钟定时,不必启动起床程序,到点便醒,从不贪恋。想来也是,每天清晨都是匆忙的,孩子要梳洗完毕、咽下早饭、赶去上学;狗狗还困 ...